五月温润和煦,悄然而去;六月生机盎然,如约而来。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夏季的流光溢彩中,携带青春的梦想,向莘莘学子们走来。
作为国考之一的高考,今天的学子不能绕过它,曾经的学子不会忘记它,我们的师长不敢鄙视它。因为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迎来对未来的选择。
高考,意味着编织青春的第一步。著名作家王蒙在《青春万岁》中写道:“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也许若干年以后,当高考成为大家心中曾经的往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我们才会发现,人生处处是考场,有时春风得意,有时铩羽而归,但每一次都是对自我的跨越,都是向梦想更进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的清代诗人袁枚咏的《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青苔花很小,不被人注意,但是还能像牡丹那样开花。
这首诗告诉人们,再卑微的人,只要奋斗,照样拥有美丽的人生,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家刘震云在回忆自己高考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是一盏小煤油灯,有着像豆一样的那种灯头的亮。寒风吹着,窗户密封得又不太好,每个考生都跟一个小鬼似的,影影绰绰。第二天早晨,你发现每个人鼻子里全部都是那个煤油灯熏出来的那种特别黑的东西。”
就是这盏灯,照亮了刘震云的前程,照亮了当年每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考生。
回想起笔者当年的高考,无论从应考的物质条件、高校的数量、专业的设置、教学质量,还有录取的数量,等等,今日远超往昔。
当年,笔者踏入学校后参加的第一次班会,我们的辅导员老师第一话就是,祝贺你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举升入了本科院校。要知道,当年的本科录取率平均不足2%啊。
如果把高考当成人生的一次检阅,那么可以确定,在往后的岁月中,时时处处是检阅。应该说,不同时间点的检阅有不同的价值。高考是人生大事,历经了12年的淬炼,面临的人生“大检”,的确不容出现意外。
但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有底气经受住检阅。更何况,只要奋斗了,就配得上掌声;只要无愧于自己,就能坦然面对一切结果;只要经历了风霜雪雨,就有蔑视困难的资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
这是强者的风范,是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大的风范。真正的强者不在于称雄一时,而在于他能自强不息,对设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在他的每天的航海日记的最后总要写上这样一句话:我们继续前进!
这种看似重复的平淡之语,却包含了巨大的毅力和无穷的信心。就是凭着这样一份信心,哥伦布向着茫然无知的前方在惊涛骇浪中前进,在艰难险阻中前进,终于发现了新大陆,演绎了世界历史上一段惊人的壮举。
马云说,“有梦想的人非常多,但能够坚持的人却非常少。阿里巴巴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坚持下来。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我们还在,是因为我们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现在,大家的航程也到了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了,最后一段路往往是最为艰苦难行的。
但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崎岖难行,都不要放弃,坚持到底才能胜利,只要勇敢地走下去,只要信心百倍地走好每一天,只要以拼搏的姿态度过每一天,我们坚信,经过三年长途跋涉,经过高考的历练和选拔,所有的莘莘学子一定会发现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读微信,记住了这样一段话:高考,只是告一段落,很快就要另起一行。所以,既不要忙着雀跃,也不要执意伤感,前面的路还长。
“再说,就多了。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季节。”这句话,是从前我的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我毕业时送给我的。
那就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光!
最后,祝所有的高考考生都能唱出最激越的青春之歌,经此高考,天高云淡,从容迎接往后的斑斓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