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考场
孙步炯(临汾)
炎炎烈日正当空,肃肃闱场静若钟,笔底沙沙写华嵩。借长风,敢驭苍龙指昊穹。
忆王孙·高考
房庆斌2025.06.07
十年霜刃试今朝,
笔底风云卷未消。
折桂心期路不遥。
战书豪,
万里鹏程从此翱。
忆王孙·霍州高考
旖旎
槐香满径映骄阳,学子凝神赴考堂。墨染青笺志自昂。笔疏狂,他日云程万里长。
房庆斌寄语
今天是2025年6月7日,星期六;乙巳年五月十二日。
师生趣闻
法国著名自然博物学家乔治 .居维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在古生物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有一次,他的学生们想合伙来逗逗他,吓唬一下他。其中一个学生身披猛兽皮,手上和脚上都缚着毛茸茸的兽蹄,然后撞开居维叶办公室的门冲了进去。
居维叶正在埋头工作,他抬头看了一眼,便笑着说:“我不怕你!自然法则告诉我,一切带蹄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愿亲开心每一天!🌹
七律·人生行路吟
房庆斌/乙巳年仲夏
跋涉千山风雨路,
云烟过眼悟穷通。
仄平皆作诗中韵,
悲喜浑成砚底虹。
跌宕何妨拾日月,
沉浮且自种梧桐。
莫嫌身是逆旅客,
心驻春光即满盈。
乙巳五月初八日一行去辛置村采风得句,并赋诗七律两首
(一)
游辛置村
奎星楼感怀
文~凤凰鸟
槐月成行谒阁楼,攀垣越岭至关頭。
势高崖壁悬空挂,形胜龙磐映水流。
古道书山思茂叶,儒人学海驾轻舟。
临窗伏案勤诚事,叩拜奎星解自愁。
(二)
念军中之花
马方晓女士
文~凤凰鸟
难眠暗夜弃抽纱,戎马征程闯际涯。
太岳山峦寻野药,丁香树下赏红霞。
敢宁医道千般疾,不负胸前两朵花。
踏尽人生风雨路,耆年洒血耀中华。
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以歌为刃,向光而行
旖旎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艺的声音始终回荡。老舍笔下鼓书艺人欲唱却心潮难平,艾青愿以嘶哑喉咙为土地放歌,穆旦更要用带血的手拥抱同胞,宣告民族的觉醒。这些文字,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文艺与时代、与人民之间深刻关联的大门,让我们看到,文艺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民族命运的回响。
文艺创作者内心的“翻腾”,源于对时代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感。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在动荡年代里,想要用说唱传递心声,却因内心对时代苦难的痛惜、对艺术使命的思索而难以开口。这“翻腾”是一种沉淀,是创作者在面对复杂现实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更是对作品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启迪民众的慎重考量。这种“翻腾”,让文艺创作不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神产物。正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他内心对封建社会的洞察与批判,在反复斟酌中凝聚成这部文学巨著,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与人性的复杂。
以“嘶哑的喉咙歌唱”,是文艺创作者的坚守与担当。艾青即便声音嘶哑,也要为热爱的土地发声,这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执着。文艺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装饰品,而是扎根于现实土壤、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精神力量。从古至今,无数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以歌为剑,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杜甫身处乱世,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诗歌揭露社会的黑暗;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他们的作品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份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民的关怀,让文艺作品拥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当今时代,也有许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用作品展现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奋斗,践行着文艺的使命。
“带血的手”的拥抱,象征着文艺唤醒民族、凝聚力量的伟大作用。穆旦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诗歌宣告民族的觉醒,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文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唤起民族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如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中华儿女奋勇杀敌;《黄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些文艺作品,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民族的情感,将个人的力量凝聚成民族的力量,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文艺同样可以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通过优秀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希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当今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充满变革的时代,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文艺工作者要敢于直面现实,在内心的“翻腾”中沉淀思考,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要用自己的声音,为人民发声,为时代立传,即使过程艰难,也要坚守文艺的初心与担当;更要通过作品,凝聚民族精神,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
文艺与时代、与人民紧密相连。从鼓书艺人的欲唱还休,到诗人以嘶哑喉咙的呐喊、用带血的手的拥抱,文艺始终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愿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能以歌为刃,劈开时代的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文艺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民族魂
张文梅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与呐喊,诠释着深沉而炽热的民族魂。从老舍笔下开不了口却满含深情的鼓书艺人,到艾青嘶哑着喉咙也要为土地歌唱的鸟儿,再到穆旦带血拥抱众人见证民族觉醒的誓言,民族魂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
老舍《鼓书艺人》中“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这看似矛盾的举动背后,是在动荡年代里,传统文化传承者内心的挣扎与坚守。鼓书艺人深知自己肩负着传递文化火种的重任,那些古老的故事、精湛的技艺,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精神。然而,时代的风雨如晦,让他担忧传统的未来,不知如何向孩子们诉说,怎样才能让这承载着民族魂的文化瑰宝得以延续。这种深沉的忧虑,正是对民族文化的珍视,是民族魂在文化传承层面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民族魂不仅是激昂的抗争,更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守护与传承。
艾青高呼“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诗人对祖国土地最真挚的告白。鸟儿的喉咙即便嘶哑,也不愿停止歌唱,因为这片土地上有它的爱与眷恋,有它的苦难与希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艾青以笔为枪,用诗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他的诗歌,是对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为民族苦难而发出的呐喊。这种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要为民族发声、为祖国歌唱的精神,正是民族魂中最炽热的情感表达。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祖国,诠释着对民族深深的爱与忠诚。
穆旦写下“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是对民族觉醒的庄严宣告。“带血的手”,象征着在抗争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磨难中,中华民族觉醒了,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这种觉醒,是民族魂在生死存亡时刻的爆发。它让我们看到,当民族面临危机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凝聚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而奋斗。民族魂,在这一刻化作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
民族魂,是文化传承的坚守,是对祖国深沉的热爱,是危难时刻的觉醒与团结。它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源泉,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传承和弘扬民族魂,用它来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让这历经千年沉淀的民族魂,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