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具足
文/樊志刚(辽宁)
不想混迹世俗
所以孤独
在虚伪的人群中
我选择退出
不是孤高
也不是厌恶
我是怕生命腐朽
灵魂麻木
逾越了喧嚣
不再追逐
才发现自性宝藏
圆满具足
步向莲乡
文/樊志刚(辽宁)
我不在意
人们的目光
简单平静的活着
不去妄想
怀着感恩心
默默的耕耘希望
让我的心田
不再荒凉
生起一片大爱
悄悄绽放
唤醒梦中人
步向莲乡
再无遗憾
文/樊志刚(辽宁)
这是一片荒田
良莠杂间
只有不断清理
才有望丰年
人生苦短
时光有限
多一分阳光
就少一点黑暗
生命不是过程
是场挑战
赢得了自己
再无遗憾
诗评:在自性觉醒中抵达生命圆融
樊志刚的三首诗作以“超越世俗、回归本心”为精神脉络,在直白的哲思中铺展生命修行的三重境界。
《圆满具足》以“退出虚伪人群”的决绝,撕开世俗假面。“怕生命腐朽/灵魂麻木”的剖白,将孤独升华为主动的精神坚守——当“喧嚣”与“追逐”被逾越,“自性宝藏”的顿悟恰似拨云见月,让“圆满具足”的生命真相在剥离外求后自然显形,展现出对道家“复得返自然”与禅宗“明心见性”的现代诠释。
《步向莲乡》转向生活化的修行图景。“不在意人们的目光”的淡然,与“默默耕耘希望”的笃行形成张力,让“感恩心”成为滋养心田的甘露。“莲乡”作为精神图腾,既指涉佛教净土的象征,也暗喻内心清净的终极归宿,“唤醒梦中人”的愿力,使个人修行升华为普世的精神指引。
《再无遗憾》以“荒田”喻指生命初始的混沌,“清理良莠”的劳作隐喻修心过程。“多一分阳光/就少一点黑暗”的朴素辩证,将“生命挑战”具象为与自我的博弈。当“赢得自己”成为终极目标,“再无遗憾”便不再是对结果的执念,而是对修心过程的全然接纳,暗合儒家“反求诸己”的生命智慧。
三组诗以“退隐—耕耘—超越”为轨迹,将东方哲学的修行观融入现代语境,在“孤独—觉醒—圆满”的螺旋上升中,让“自性具足”的生命真谛在“莲乡”与“荒田”的意象转换中完成闭环,呈现出喧嚣时代里难得的精神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