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毕文金,六汪文联副主席。在诗歌的星河中,总有一些作品能以独特的光芒,照亮读者的心灵。下面毕文金的两首诗,便是这样的存在。他以灵动笔触赋予自然生命,用细腻情感勾勒亲子羁绊,更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文学道路上成就斐然。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歌世界,感受文字背后的诗意与深情。本文将按作品、作品赏析、毕文金简介几个标题作出全面反映。读了他的简介,你会受到什么启迪呢?】

窗外,有棵树
毕文金
隔着玻璃,春天递进来的时候
青翠嚼着黑枝条
慢慢吃胖
春风沿着一条直线凝结发亮
鸟送来了消息
守着一粒黑珍珠
偏过脑袋指给我看
桌子和电脑栽在窗内
替外面一圈一圈地画年轮
旁观
鸟儿吃饱后
唱起翅膀
衔着一枚圆满飞走

写给孩子的诗
毕文金
现在还是
上街时背后勾起小手指
以前领着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
现在领着习惯
习惯成病
有人说此生难愈
其实
你时常望向远处时
我就感觉到
手指已经太小

作品赏析
编者认为,《窗外,有棵树》以独特的意象和灵动的语言,赋予自然景物鲜活的生命力,“青翠嚼着黑枝条 / 慢慢吃胖”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树木生长的过程描绘得妙趣横生;“春风沿着一条直线凝结发亮” 充满奇思妙想,而 “桌子和电脑栽在窗内 / 替外面一圈一圈地画年轮” 则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写给孩子的诗》,通过“上街时背后勾起小手指” 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将亲子间的情感变迁娓娓道来,“习惯成病”“手指已经太小” ,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含蓄地表达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既欣慰又不舍的复杂心绪,引发读者内心强烈共鸣。

毕文金简介
毕文金,男,1967 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宋家村,系青岛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诗词学会会员,现任六汪文联副主席,在文学领域耕耘多年,成果丰硕。诗观:用诗歌点燃时代。
自幼生长于六汪镇的毕文金,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下,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孩提时代,他常围坐在长辈身旁,聆听充满地域特色的 “瞎话”(民间故事),那些奇幻的情节与鲜活的语言,如种子般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学生时代,他嗜书如命,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即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在深夜挑灯夜读,在字里行间探索文学世界的奥秘。从六汪镇完成小学到高中学业后,毕文金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在本镇中学担任民办教师,以知识传递为己任,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为其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多年的文学积累与沉淀,终于在 2019 年迎来爆发。此后,毕文金笔耕不辍,在 “海之岸诗社”“华人文学社”“六汪文苑”“青岛子矜诗社” 等全国知名文学平台,发表现代诗歌 500 余首,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与灵动的笔触,收获众多读者喜爱。同时,他的作品还散见于《三角洲》《山东诗歌》《青岛西海岸报》《莱西文艺》《现代文学》《齐鲁文学》《白孔雀》《新文青》等报刊杂志,累计发表作品 100 余首,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引起广泛关注。
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毕文金始终秉持 “文学,是心灵的颤音” 这一理念,将内心的感悟与思考融入每一部作品,力求用文字传递真实情感,引发读者共鸣。他以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不断探索与创新,为乡土文学与现代诗歌的发展倾尽全力、笃行不辍。

毕文金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