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影摇清韵,瑾心照文光
作者:韦国才
诵读:孔祥会

▲ 篁竹瑾老师
毕业于政法职业学院的篁竹瑾老师,年轻有为,跨界多领域都有喜人的建树,是一位多才多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及天赋,他最经典的有声书演代表作是《少年维特的烦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唐诗三百首》,作品深受喜爱,风糜全网。他是诗人,配音员,有声书演播人,文学茶社负责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辽宁延安朗诵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沈阳市铁西区朗诵家协会理事,沈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副社长。
笔者是通过《晓犁文化传媒》公众平台、以及该平台的真真总编,认识了篁竹瑾老师,也加有微信并多有沟通联系。

笔者在《晓犁文化传媒》先后发表了七十多首诗作,记得我的诗作《献给真真总编的礼赞》发表时,是篁竹瑾老师朗诵,哗,听后直接被惊艳到了,他字正腔圆,带磁性的声音,朗诵得出神入化。这首诗作,是朗诵者比较难于掌控语调声色的。因为礼赞本该昂扬,但是,诗意表达的,又带有主人翁不尽人意的另一面,这就很考验朗诵者朗诵的分寸把握。然而,诗意字句的领会,昂扬顿挫的表诵,篁竹瑾老师完美地把握了,发挥得超专业水准。由此,笔者记住了这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篁竹瑾老师。笔者随时通过百度,抖音,视频号和豆包Ai等平台,大量搜索这位老师的概况和事业成就。所显示的事实证明,勤奋上进、努力拼搏的他,成绩斐然,令人注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事业成就,也是来之不易的,笔者由衷地敬佩了这位有为的年轻人。

“篁竹瑾”三个字,让人直觉竹风入怀,瑾玉生烟。这个名字,笔者认为恰似他本人的注脚一一以竹之劲节,扎根文学土壤,以玉之温润滋养艺术天地,在诗行与声韵间,织就一片璀璨的文化星河。
笔者还认真翻阅了篁竹瑾老师的诗歌,他的诗歌是心灵的水墨画,在《如莲的心(组诗)》里,水莲摇曳情感的舟楫,载着生命的哲思,爱情的柔波,亲情的暖光,在简约的文字里漫溯,那些凝练的意象,如晨露坠荷,清响叩心,让读者在婉约的诗行中照见自己的影子,他用诗人的慧眼剖白人间情愫,让每一个字都成为叩击灵魂的琴键,在平仄韵律间,奏出生命的和弦。
篁竹瑾老师有另外一枝神笔,就是他的声音。而当他的声音漫过耳畔,文字便有了灵动的呼吸。在喜马拉雅FM里,百余部有声作品,是他用声音搭建的文学驿站。他的演播如春日拂柳,将名家诗作散文的墨香揉进声线,让小说里的人物踏着平仄走来。那充满张力的诵读,让都市人在奔波中得以枕着文字入眠,在碎片的时间里,邂逅完整的精神世界。

作为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他更像一位文化的摆渡人,在舞台上擎起朗诵的火炬,让《献给真真总编的礼赞》和《柳州柳侯祠》等作品,化作情感的潮水,漫过听众的心灵堤岸。
若说诗歌与声音是他的双翼,那文化传播便是他深植的根系。文学茶社的案台上,总飘着新焙的茶香,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文学爱好者,围坐论道,让思想的星火在此燎原。专业录音棚启用时,他与艺术家们探讨诵读技法的场景,恰似青竹修兰相映,让传统艺术在碰撞中焕发新生。他用热忱搭建起交流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字在新时代的语境中舒展,让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对话中绽放芳华。
篁竹瑾老师的艺术之路,是诗心,声心与文心的同频共振。他以诗人之笔,刻写生命年轮,以朗读之声,传递文化体温,以传播者之姿,架起交流虹桥。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他如一株修竹,立根于山岗岩石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坚守着一份对文学的虔诚,对艺术的敬畏。
当我们在篁竹瑾老师的作品中,听见竹影摇风,看见瑾光映月,便懂得: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以心传心,以魂铸魂。

【作者简介】韦国才,男,壮族,大专学历,广西柳州市人,先后在罗城矿务局和柳州市单位工作,目前是广西苓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政工及文宣工作,酷爱写作,曾经是柳州日报社,柳州广播电台,柳州流通报社,柳州工会信息报等多家党报官媒的特约通讯员。先后在《广西日报》《广西工人报》《河池日报》《合山工人报》《中国煤炭报》《江苏文苑》《罗城诗刊》《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百度头条》《今日头条》《江南诗画艺院》《广西诗词》《中国诗歌网》等报刊,新媒体平台发表过近千篇新闻报道,长篇通讯,诗作,影评等作品。

【朗诵简介】孔祥会,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喜欢朗诵,愿用我的声音带给您的快乐。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