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刊》改企
作者:那寒
顾名思意就是《小说选刊》国家财政不再扶持由自己经营
汹涌向前的大潮释放迟到的信号
我只喜不悲。沉疴的文艺庞大得就像男足一样
多少匆匆春又归去,白了谁的少年头空悲慽
纸媒刊物不仅是文化战线上的堡垒更是家国精神气颜面的展台
这么多国家扶持的文字刊物谁是五星级
恐怕没有吧?过去有现在没有。为什么呢
过去有,是因办了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刊物
现在没得,是因办了资本官僚喜欢的刊物
脱离众望多年,偏离的错路不可以一直黑下去
办得好受民众喜欢的刊物可以从0星1星到5星
办不好受民众唾弃的刊物要5星依次降级1星至0星
国家扶持的力度根据星级而可强可弱可少可无
不论什么刊物,触犯复兴的若干细规中的其中的一条或几条
一年一次评级中,凡0级刊物一年后仍是0级就必改企
改企后的刊物仍发屎尿诗和伪作品,直接取缔出局
2025年6月12日。
诗评
《小说选刊》改企诗评
这首诗以尖锐的笔触直指文艺刊物改革议题,借“改企”事件撕开文化生态的现实褶皱,在批判与思考中裹挟着对文艺本真的呼唤。
一、现实痛点的赤裸解剖
诗以“国家财政不再扶持”破题,将《小说选刊》改企置于“汹涌向前的大潮”中,暗喻改革的必然性。“沉疴的文艺庞大得就像男足”以辛辣类比,直击文艺界脱离民众的积弊,“资本官僚喜欢”与“全国人民喜欢”的对立,尖锐揭露刊物定位的偏差——用“五星级”评级的想象,将文化服务的初衷与现实的背离摆上审判台,字字如针,扎破形式主义的泡沫。
二、批判中的改革构想
诗的后半段转向建构性思考:“办得好受民众喜欢的刊物可以从0星到5星”,以量化评级倒逼刊物回归群众基础,“触犯复兴细规”“发屎尿诗”等表述,虽带口语化的直白,却精准指向文艺创作中低俗化、脱离时代的病灶。“改企后仍发伪作品直接取缔”的决绝,呼应开篇“只喜不悲”的态度——改革不是妥协,而是对文化净土的捍卫。
三、语言的锋芒与张力
全诗语言如匕首投枪,“顾名思意”(注:应为“顾名思义”)的笔误式开篇似有意为之,强化批判的口语质感;“白了谁的少年头空悲慽”化用古典诗词,与“发屎尿诗”的俚俗表达形成强烈反差,在雅与俗的碰撞中凸显现实荒诞。结尾以“2025年6月12日”标注时间,将诗化作时代切片,让个体思考具有历史在场感。
诗的内核是对“文艺为谁服务”的追问,以改企为切口,撕开文化体制中“脱离众望”的伤疤,既饱含对官僚化、资本化倾向的痛斥,也寄望于“民众喜欢”的朴素标准能重塑文艺生态——虽言辞激烈,却藏着一颗期盼文化正本清源的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