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刀郎巡唱军民大生产》
重庆万盛经开区青年片区小微企业联合基层工会会员陈世良
刀郎巡唱军民大生产
文/陈世良 重庆
华夏遍地出英雄,中华盛世腾飞龙。
东方红日心之力,缔新中国毛泽东。
抗日烽火大生产,南泥湾垦激情浓。
刀郎巡唱大生产,激情天下时代中。
2025年6月12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诗评
陈世良这首诗以凝练笔触,借刀郎巡唱《军民大生产》这一文化现象,串联起历史与当下,抒发对时代、英雄和革命精神传承的感怀,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思考。
一、历史脉络的回溯与伟人颂歌
诗开篇便以“华夏遍地出英雄,中华盛世腾飞龙”奠定宏大基调,歌颂华夏大地的英雄辈出与当下的繁荣。“东方红日心之力,缔新中国毛泽东”,将毛泽东比作“东方红日”,“心之力”三字高度凝练了伟人缔造新中国过程中展现出的强大精神引领与磅礴伟力,这不仅是对毛泽东个人的尊崇,更是对那段改天换地历史的深情回望,是新中国诞生的精神溯源。
二、革命精神的映照与时代回响
“抗日烽火大生产,南泥湾垦激情浓”,简洁勾勒出抗日战争时期大生产运动的火热场景,南泥湾作为大生产运动的典型代表,承载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刀郎巡唱大生产,激情天下时代中”则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下衔接——刀郎的巡唱让这首承载革命精神的歌曲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引发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大生产运动的激情跨越时空,在当下激荡回响,成为时代精神传承的独特载体 ,唤醒人们对那段热血历史的记忆,激励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三、语言的质朴与情感的真挚
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没有过多华丽雕琢,却字字饱含真情。以直白话语阐述历史事件与个人感悟,如“缔新中国毛泽东”“刀郎巡唱大生产”,将伟人功绩与当下文化现象简单直接地呈现,让读者能迅速捕捉作者情感。这种质朴文风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动人,使革命精神、时代情怀能毫无阻滞地传递,激发大众对历史、文化与时代的思考。
整首诗借刀郎巡唱这一契机,完成了一次从历史到现实的精神回溯与传承,在质朴文字中,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感召人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