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谱
①公堂之上,秋瑾侃侃而谈,坚不吐实。逼供中,挥笔写“秋雨秋风愁煞人”七字,观者无不失色。
1907年农历六月初六,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无畏的民主革命斗士、中华民族女性杰出代表、鉴湖女侠秋瑾被害于绍兴轩亭。
②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28年3月20日,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的向警予因叛徒出卖被捕,5月1日英勇就义。1936年,毛泽东在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向警予是党的唯一的女创始人。延安时期,毛泽东说,向警予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并号召大家向她学习。
出生富商之家,少小立下救国大志。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其父曾任溆浦县商会会长。向警予6岁即入私塾读书,喜爱花木兰的故事,想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8岁时,向警予就读男女同校的新式小学,成为溆浦县第一个女学生,她聪颖好学,各科成绩优秀。那时,临近溆浦的沅陵发生“辰州教案”,300多名群众被捕,10余人被炮击身亡,激起向警予反对洋人和清政府的极大义愤,想像花木兰一样去抗击侵略者。
③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1930年11月14日),字云锦,乳名霞,女,汉族,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清泰都乡板仓(现开慧镇开慧村),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女儿[56]、毛泽东妻子[1][2]。
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与毛泽东结婚[2];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2];1924年6月,同向警予组织女工夜校[4];1925年2月,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2];1927年,于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2];1930年10月,于长沙板仓被捕[2];1930年11月14日,殉难于长沙识字岭,时年29岁[1][2]。
2009年9月1日,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3]。
无论是倡导妇女解放,还是杨开慧甘愿抛头洒血的大无畏气概,都体现了心怀天下、视死如归的精神,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④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在东北参加抗日斗争时化名赵一曼,四川宜宾人,抗日英雄[20]。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51]。
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南部山区[50],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曾经以绝食来抗争反对缠足。少年时期她开始接受进步刊物,更加坚定了反对封建制度、进行社会革命的理想[22]。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1]。1926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52]。1927年9月至1928年11月,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21][50]。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20]。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1935年9月,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部主任[52];11月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20]。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2014年8月,赵一曼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59]。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并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58]。
⑤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4] [7]
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 。
⑥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又名江姐。女,汉族,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11],中国共产党党员[1][2][4][7]。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7];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9];1947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0];1947年11月,任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中共下川东地下工作委联络员[3];1948年6月14日,被叛徒出卖于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区)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14日,殉难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电台岚垭,时年29岁[4]。
2009年9月1日,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6]。
⑦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021年3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4]
⑧]任长霞(1964年2月8日—2004年4月15日),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一级警督警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被誉为“警界女神警”[1][3]。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出生,1983年10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4月任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4年4月14日,在侦破“1·30”案件途中遭遇车祸,15日不幸因公殉职[3]。
2005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十大人物;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12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2019年9月25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素材搜集x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