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晖映童心
记通江街道关工委
王大秋主任
文/张绍钟
在吉林市昌邑区通江街道,有这样一位老人,她的身影活跃在每一次关爱青少年的活动中,她的声音传递着知识与希望,她就是街道关工委的王大秋主任。多年来,她以一颗热忱之心,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成为了大家心中温暖而坚定的引路人。
王大秋主任与关工委工作的缘分,始于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信念——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力量。自担任通江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岁月流转,却从未改变她的初心。
每周线上两次线下一次“五彩课堂”,是王大秋主任精心打造的知识殿堂 。为了给青少年带来更丰富、更有价值的课程,她不辞辛劳,亲自线上线下沟通授课老师。每一次沟通,她都事无巨细,认真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方式,确保课程能吸引青少年的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通告授课事项时,她也格外仔细,逐字逐句斟酌,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位授课老师和参与的青少年。
授课主持的工作,她更是亲力亲为。课堂上,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充满鼓励的眼神,让青少年们倍感温暖,消除了紧张与陌生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课后,她还会认真收集授课资料,逐月做授课小结。这些资料和小结,不仅仅是工作记录,更是她对青少年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见证了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付出与成长。在她的努力下,累计参与授课的五老近百人,受益青少年上万人次,“五彩课堂”成为了青少年们课余生活中最期待的学习时光。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让“五彩课堂”的每一个课件准确无误,宣讲顺畅,她还组织团队中的几人担任街道关工委的网上监管员。与团队携手,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认真听取跟帖感言、回馈意见建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五彩课堂”在网络世界中稳稳扎根,茁壮成长。
除了“五彩课堂”,王大秋主任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努力为青少年创造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她组织的红色教育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历史,讲吉林市各类博物馆及抗战胜利80周年的内容,去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她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少年讲解诗词歌赋、传统技艺,让他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组织文艺演出队、环保行动、关爱孤寡老人、社区志愿服务等,让青少年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培养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王大秋主任也注重因材施教。她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于热爱文学的孩子,她推荐书籍,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他们写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对于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她帮忙联系专业老师,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的才华得以绽放;对于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孩子,她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树立信心。
王大秋主任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先后荣获了“吉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通江街道《五彩课堂》宣讲团队被中国关工委列为优秀案例,这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她多年来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然而,面对这些荣誉,王大秋主任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我最大的荣誉。”在她心中,青少年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荣誉只是激励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如今,王大秋主任在区关工委领导下依然忙碌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在青少年成长的花园里,默默地耕耘着,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每一朵希望之花。她的坚持和奉献,不仅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青少年,也感染着通江街道的每一位关工人。在她的带领下,通江街道关工委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富有爱心的团队,大家齐心协力,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王大秋主任会继续在关心下一代的道路上发光发热,用她的余晖照亮更多青少年前行的路。她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
绍钟与大家
了解一下字的含义
静中藏了一个争字,越想争越要静。
稳中藏着一个急字,越急躁心越要稳。
忍中藏了一个刀字,越忍越要看清事态。
忙中藏了一个亡字,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已。
所有的势运,都讲究一个时机,时机未到,莫怨莫念莫琢磨。时机到了,莫贪莫傲莫自大,要稳要静要随缘。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