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游柳叶湖(上)
——湖南旅游之一
文/刘玉伟
我们小区的八位好友,前不久又跟随西安和爱公司去湖南张家界旅游。地接导游是一个来自张家界的土家族小伙阿龙,,他个不高,黑黑的,长得一般,普通话也不是太好,再加上他说话还有点快,有时他说啥,我们都听不清楚。但是,阿龙唱起土家族民歌来,还是蛮好听的。
我们那天早上到达武昌火车站后,阿龙就在站外面等着我们,大家一块乘坐旅游大巴车,在武汉长江大桥旁边的小街道里,吃了一碗武汉有名的热干面。这面和陕西的捞面条大同小异,就是把面捞在碗里,放一些调料在里面。说句心里话,这面还真的不怎么好吃,比起陕西的油泼面来就差得更远了。
我1966年10月串联时来过武汉,我们住在汉口的招待所里,晚上和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长江大桥,从桥那头走到桥这头,又从桥这头走回桥那头。我那时刚刚十六岁,是第一次看到长江,是第一次走过这么长的大桥。第二天,我和同学们又走过长江大桥,去武汉大学看大字报,我还在大桥桥头上拍了一张照片。那时黄鹤楼还没有建成,桥头上光秃秃的,就连树木都很少。当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经过长江大桥时,看着车外一闪而过的长江和日新月异的武汉街景,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晃快六十年了,武汉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南省常德市的柳叶湖国家级度假区,是我们这次张家界旅游去的第一个景区。柳叶湖位于武陵区柳叶大道,因湖面形似一片柳叶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柳叶湖是五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天然湖泊,属于西洞庭湖的一部分。柳叶湖坐落在常德古城的东北,东临洞庭湖,南临沅水,西依武陵山,北枕太阳山。因此,柳叶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一个集水、山、田园、城市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区。柳叶湖也被人们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和“城市环抱的水上天堂”。
我们从湖北武昌到湖南常德的柳叶湖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因为过了今年五一旅游的黄金期,又是下午最热的时候,景区里的游客不是很多,除了我们这个团队外,几乎没有其他游客。还好的是,我们赶在了下午四点前到了柳叶湖景区,还可以乘船游览柳叶湖。封闭式的船舱里面有空调,干净整洁的座位让我们感到很舒服,也很凉爽。游船在湖面上缓缓地行驶,透过船上两侧的玻璃窗,柳叶湖的景色尽收眼底。
柳叶湖人文底蕴深厚,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明末内阁首辅杨嗣昌、清代大画家髡残、武昌首义智囊刘复基的故乡,屈原、刘禹锡等众多名人先贤也在这里留下足迹,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著作。柳叶湖也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刘海砍樵等神话传说的发源地。
杨嗣昌、髡残和刘复基都是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杨嗣昌(1588——1641年),明末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历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1641年因战事失利而病逝,著有《杨嗣昌集》等作品。髡残(1612——1692年),俗姓刘,出家后法名髡残。他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岁时为反抗父母强行婚姻,毅然放弃举子业,削发为僧,到居家附近的龙山三家庵中做了和尚。他前半生好游名山大川,擅画山水,画作布置繁复,苍浑茂密,意境幽深,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清髡残江上垂钓图》等。他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髡残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三百多年来,髡残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
刘玉伟,2025年6月1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