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父书》
父亲是家的天空,
你用深情捧起儿女的生命。
你把脊梁弯成护家的弓,
你用期待接住儿女啼哭第一声。
岁月在肩头积成家的山峰,
你以沉默酿成家繁盛。
你醉了春秋醉了风,
却把苦涩嚼成儿女的梦。
我踩着你的脚印远行,
才懂你深情的目送。
是越过千山万水的时钟,
父亲恩情是我心中的永恒。
父亲节的风抚着窗棂,
像你曾轻拍我入睡的梦。
岁月皱纹有多少未读的信,
父亲恩情是永远温暖的春风。
2025年6月15日
《念父书》诗评:以意象为舟,载满父爱长河的深情回响
全诗以“父亲”为核心意象,用极具画面感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沉默而厚重的父亲形象。开篇将“父亲”比作“家的天空”,以“捧起儿女生命”的动作,奠定了父爱的包容与力量;“脊梁弯成护家的弓”则用动态隐喻,将父亲为家庭奔波的艰辛具象化,弓的张力与守护的姿态形成强烈共鸣,尤其是“用期待接住儿女啼哭第一声”,以时间的起点定格父爱初始的温柔。
第二节“岁月在肩头积成家的山峰”,用“肩头”与“山峰”的重量感,承接首节的“脊梁”意象,进一步强化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的隐喻。“沉默酿成家繁盛”中的“沉默”,暗合传统父亲形象的内敛特质,而“醉了春秋醉了风”的浪漫笔触,与“把苦涩嚼成儿女的梦”的现实对照,在诗意的矛盾中凸显父爱的牺牲——将生活的苦酿成子女的甜,情感张力在此处达到小高潮。
第三节转向子女视角,“踩着你的脚印远行”与“深情的目送”形成时空对话,“越过千山万水的时钟”将父爱比作永恒的时间刻度,让“恩情”从具象的守护升华为精神的永恒。末节以“父亲节的风”呼应现实场景,“轻拍我入睡的梦”与首节“接住啼哭”形成闭环,用“岁月皱纹里未读的信”隐喻父爱的深沉与含蓄,最终以“永远温暖的春风”收束,让父爱化作永恒的自然意象,余韵悠长。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系统贯穿始终(天空、弓、山峰、春风等自然物象与时间、生命的交织),在传统父爱情感的表达中注入诗意的创新。语言凝练而富有节奏感,既保留了抒情诗的细腻,又通过隐喻的层层递进,让“沉默的父爱”可触可感,读来令人在共鸣中感受到亲情的厚重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