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亲情》
周泓锐
父亲的手掌是一本旧书,掌纹里刻着岁月的章节。小时候,他总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为我削铅笔,木屑轻轻落下,像他无声的关怀。每当我犯错,他的目光便如深秋的湖水,平静却深邃,让我在沉默中懂得自省。
职高时,我住校,每周回家。父亲会提前在跑到离家十几公里的火车站等我,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座沉默的山。有次暴雨突至,我浑身湿透地跑回家,却见父亲冒雨从田里赶来,雨衣上的雨珠顺着衣角滴落,他递来的毛巾还带着体温。那一刻,我读懂了他未说出口的牵挂。
如今,父亲渐渐老去,头发染上白霜。他不再有力气扛起农具,却依然每天在院子里侍弄花草,说这是给我回家时的风景。每次视频,他总是笑着听我讲述生活,背后的书架上,还摆着我学生时代的奖状 —— 那是他最珍贵的收藏,在沉默中守护着我的成长轨迹。
母亲的声音是春日的溪流,潺潺流淌着爱意。清晨,她的呼唤伴着早餐的香气:“起床啦,粥熬好了。” 深夜,她会轻轻推开房门,为我掖好被角,生怕我着凉。那些细碎的叮嘱,如丝线般编织成我生活的经纬。
记得高考前,母亲每晚都坐在床边为我织毛衣,毛线在她指间翻飞,织就的不仅是温暖,更是希望。她总说:“别紧张,妈相信你。” 灯光下,她的影子随着织针晃动,成了我最安心的陪伴。后来毛衣织好,针脚里藏着她的期盼,也藏着岁月的温柔。
母亲的爱藏在细节里。每次离家,她总会往我包里塞各种零食,说路上饿了吃。行李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下,总有一张纸条:“注意身体,常打电话。” 这些看似琐碎的关怀,却如星光般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春节回家,一家人围坐炉火旁,父亲的故事、母亲的笑,构成最温馨的画面。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窗外的雪花静静飘落,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们在亲情的滋养中,感受着彼此的心跳,明白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血脉相连的温暖。
去年冬天,母亲生病住院,我守在病床前。她虚弱地拉着我的手,说:“别怕,妈没事。”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曾经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亲情,其实是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父亲在病房外踱步,眼神里的担忧,让我更加珍惜这份血脉相连的情感。
亲情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父亲的沉默、母亲的絮语,都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便能传递无尽的爱意。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与父母相互陪伴,共同谱写着一首关于爱与牵挂的长诗,每一行都饱含着温暖与力量,照亮彼此的人生之路。
周泓锐,男,就读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现代物业管理专业,爱好摄影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