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交响曲/回眸
晨光刺破漠河北极村天幕时,我的帆布帐篷正抖落霜花。
第一乐章总在六点准时奏响:吊车的钢索摩擦声像大提琴的揉弦,铲车铲斗啃噬冻土发出低音号般的轰鸣。辛苦的建筑工人裹着军大衣从帐篷钻出来,呵出的白雾瞬间凝成冰晶,在朝阳下碎成粉末。
正午的阳光是支离破碎的短笛。紫外线穿透稀薄的大气,把裸露的皮肤灼烧成赤铜色。我在帐篷里啃饼干,因为食堂的饭菜、我总是没食欲。是我挑食!工人们汗珠顺着安全帽带子滚进脖颈,却在触地前就被干冷的空气吸走。工装裤的膝盖处结着盐霜,那是清晨融雪与正午汗水交替浸透的勋章。
下午三点,西伯利亚的风裹挟着贝加尔湖的水汽奔袭而来。第三乐章骤然转调,塔吊的金属骨架在风中震颤出管风琴的嗡鸣。小王握着电锯切割钢梁,锯齿啃噬金属迸发的火花,像长笛的音符在暮色里明明灭灭。我在工地上走走停停。
暮色四合后的帐篷区,才是真正的重奏现场。此起彼伏的鼾声里混着柴油发电机咳嗽。小王给女友打电话的絮语被寒风撕成碎片。我的睡袋裹着军大衣,仍抵不住永冻土渗上来的寒气。
凌晨时分,
某台机器的警报突然尖啸,惊起雪鸮掠过工地的探照灯,翅膀扇动的气流搅乱了光影的谱线。
在紫外线与极昼的交错里,我们的皮肤都成了褪色的五线谱。老张的皱纹里嵌着铁锈,小王的指节粗大如螺栓,我的眼睛早被焊枪的弧光灼伤多次。某个午夜收工,看见极光在塔吊顶端流淌,那些游动的绿丝绸缠绕着钢结构的骨架,恍若诸神在为我们的交响乐谱写间奏。
美丽的景色说起来像首诗,可建筑工人的辛苦劳作,却形成个鲜明对比。
游客们啧啧赞叹,工人们却长吁短叹;游客们大把花钱,物价高得让人发颤!
这就是我们工地的交响曲,一曲雄浑又让人心酸《命运交响曲》。
授权首发作者简介:网名:回眸。哈尔滨市双城区文联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双城区人,双城区(古堡)文学社社员,有多篇(首)诗词在《乡土艺苑》《职工诗词》发表!曾获双城区首届诗词大赛现代诗一等奖!虚心学习,勤奋努力,酷爱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写作。近期在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文化范儿》《都市头条》有诗词发表。拜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