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梦:共享心海的璀璨星辰
(散文)
文 / 李春新(四川)
梦啊,打小就觉得它神神秘秘、勾人得很。从古到今,不知道多少人被它迷得不行,琢磨了一辈子。像张若虚的“昨夜闲潭梦落花”,透着对时光和生命的无尽喟叹;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借着梦来了一场浪漫奇幻的精神远游;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满心满脑都是壮志未酬却一心报国的热情。梦这玩意儿,就像个万花筒,一转一个样,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把我们心里藏着的那些感受和期望都抖落出来,给灵魂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
平常我们没少陷在自己的梦里,醒来后,不是急着跟别人唠唠梦里的新鲜事儿,就是赶紧拿笔记下那些光怪陆离的片段。这些梦,有的荒诞得没边儿,有的温馨得让人不想醒,有的惊险刺激得心跳爆表,可不管啥样,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我就老琢磨,要是哪天能把梦送给别人,那场面得多奇妙啊!
我越想越觉得,梦就像是心里的一面镜子,啥都能照出来,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或者藏起来的感情,在梦里都没处躲。就说我小时候做的那个梦幻森林的梦吧,现在回想起来,里头那纯粹的美好,不就是我心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嘛。随着年龄渐长,烦心事越来越多,小时候的那份童真早就被埋得没影了。可这个梦呢,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心底藏着纯真的盒子。它让我明白,不管生活有多乱多复杂,人心里头永远都盼着一片安宁、充满爱的地方。
还有那种刺激的冒险梦,有一回我在梦里被困在一个神秘遗迹,到处都是蜘蛛追着我跑。当时觉得就是一场刺激的大冒险,后来细想,这梦其实反映了我在现实里面对挑战时的心态。梦里那种紧张害怕,就是我对未知困难本能的恐惧;可我在梦里拼命找出口的那股子劲儿,又何尝不是我不甘心被困住、一心想突破的念头呢?从这个梦里醒来,我就琢磨明白了,生活里的挑战就跟梦里的遗迹冒险似的,虽然到处都是未知和危险,但只要咬着牙勇敢面对,总能找到路往前走。
再说那些温情满满的梦,像一家人围在壁炉边的场景,每次梦到都觉得暖乎乎的。这可不就是我对亲情深深眷恋的表现嘛。平常生活忙忙碌碌,老是顾不上身边的家人。这个梦就像一个提醒,让我知道亲情有多宝贵。不管走多远、忙啥呢,家永远是心里最踏实的港湾,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家人间的点滴温暖,才是生活真正的好滋味。
要是真能把这些不同的梦送给别人,那作用可太大了。就像我邻居家那小伙子,创业失败后整个人都垮了,天天把自己关屋里,眼神里全是绝望。要是我能送给他一个梦,梦里他重新振作起来,在新的领域干得风风火火,收获成功和快乐,说不定他就能从里头找到力量,重新燃起奋斗的火苗呢。这个梦,就可能成为他在黑暗里摸索时的一丝亮光,让他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未来还有大把机会。
在朋友之间,送个梦也特别有意义。当你把一个装满你们共同美好回忆,还带着对未来期待的梦送给朋友,朋友在梦里感受到你对这份友谊的看重,心里得多感动啊。这可不是普通的情感传递,简直就是灵魂和灵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往大了说,要是大家都能分享梦,对整个社会说不定都有大好处。科学家能把那些关于未来科技突破的梦讲给同行听,说不定就能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艺术家把自己脑海里独特的艺术想法,通过梦传递给别人,说不定就能创造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不同行业的人在梦的交流碰撞里,说不定就能找到全新的发展方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添砖加瓦。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实现把梦送给别人,可没那么容易。首先得把自己的梦琢磨透,搞清楚每个梦背后藏着的情感和渴望。还得学会用合适的办法把梦传递出去,让接收到的人能真正体会到梦的意思。
但不管有多难,我始终相信,梦的赠予有着巨大的价值。它能跨过现实里的各种障碍,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共享梦的过程中,咱们能找到彼此心灵深处的共鸣,一起编织一个更美的世界。
毕竟在这茫茫天地间,还有啥比心与心能相通、梦与梦能交汇更美好的事儿呢?就好像夜空中那些星星,本来各自闪烁,可当梦成为连接的纽带,每颗心、每个梦都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一片璀璨的星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温暖每一个孤独的灵魂。让咱们都怀揣着对梦的这份期待,说不定哪天,真能实现“予梦”的美好愿景,那时的世界,一定满是爱与希望。

【编后荐评】
文章以 “梦” 为线索,从张若虚、李白等古人的梦切入,串联起个人童年梦幻森林、遗迹冒险等梦境体验,将梦比作 “心灵镜子”,揭示其映射内心渴望与现实焦虑的功能。作者以邻居创业、朋友情谊等生活化场景,构想 “予梦” 的社会价值,从个体慰藉延伸至科技艺术创新,最终落于 “心梦交汇成星海” 的诗意隐喻。全文语言质朴如唠家常,却在 “钥匙开纯真盒”“遗迹冒险喻挑战” 等比喻中暗藏哲思,于天马行空的想象里,勾勒出梦作为情感纽带与精神桥梁的温暖图景。
作者简介:

李春新,大学文化,退伍老兵,公安退休。《天府洔人》编委,四川词协会员,现任某大院党支部书记。先后在《达州晚报》,巜当代文学家》,《天府作家》等发表了多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