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下午,在结束“中小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理论实践——在衡水探寻教育的第二种活法”,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三和教育品牌创建者之一孟国泰先生又深入到高一39班进行“己文化”“对子文化”建设,并分享了“高快作文的秘密”。在孟先生的指导下,孩子们还现场写下“听后感”,这些文字是孩子们思想碰撞的火花,让我们一同走进,感受这场教育盛宴带来的启迪与思考。今选“今日高快感悟之星”刘笑彤的感悟稿,以飨读友。
困境,总是以形形色色的姿态横亘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初遇时,它宛如一条汹涌的大河拦住去路,又似一块巨大的顽石挡在前方。然而,当我们换个视角审视,或许在某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会有一束光芒万丈,照亮前路,让一切变得坦荡无阻。谈及以非常之目光突破枷锁桎梏,孟国泰先生的谆谆教诲便如洪钟般在我耳畔回响。
今日,晨光熹微,微风轻拂,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有幸踏入了聆听讲座的行列。手中紧紧攥着即将要用到的资料,我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等待孟国泰先生的开场。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他迈着从容的步伐翩然入场。彼时的我,尚未意识到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而这场演讲中的一次顿悟,竟为我精彩的人生铺就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演讲中,孟国泰先生提及了“思维”“角度”与“眼光”这三个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连的概念。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他讲述了一个天才与普通人的对话故事,让这三个名词碰撞出令人惊叹的哲学火花。
故事里,一个普通人找到了天才,满心疑惑地想要弄明白天才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他向天才发问,渴望得到答案。但天才只是笑而不语,轻轻挥手示意,将他带到了三处地方,让他看三样东西——一颗鸟蛋、一只毛毛虫和一颗种子。
普通人一脸茫然,不解其意,只说看到了三种寻常之物,并无特别之处。而天才却微笑着说:“我看到的,是一只翱翔于九霄之上的雄鹰,一只翩然起舞的蝴蝶,以及一棵荫庇万物的大树。这,便是你我二人的不同之处。”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并非因为他们生来就异于常人,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敏锐独到的眼光,能够选取非常的角度,运用跳动跃进的思维,进而突破表象的枷锁,击碎思维的桎梏,拨开重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至此,独特的目光、思维与角度所带来的益处,已不言而喻。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若能跳出既定的圈子,大胆地思考;活跃思维,勇敢地想象;甚至异想天开地去设想,总能寻得一条救赎之道。就像著名的赤壁之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明面上的局势对孙刘联军极为不利。然而,周瑜巧妙地借来东风,扭转了战局,突破了传统思维中“兵力、武器”的枷锁桎梏,在东风之处寻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又如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明知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面对挑战,他欣然许下承诺。待破晓时分雾气弥漫,他用装满草人的船骗得了敌军的箭支,最终大胜而归。
自这次讲座之后,我深刻领悟到了思维与角度选取的重要性。我总结出一句话:“以目光之非常,突破枷锁桎梏!”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非常之目光,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青力点评
刘笑彤的这篇感悟文章,主题明确且富有深度。开篇以困境引入,生动描绘出困境带来的阻碍,随后自然引出孟国泰先生讲座及所悟内容。通过天才与普通人的故事,清晰阐释了目光、思维与角度突破枷锁的关键意义。接着列举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经典事例,进一步强化观点。文章语言流畅,逻辑连贯,将抽象的思维概念与具体事例紧密结合,使读者易于理解。结尾总结升华,简洁有力地表达出以非常目光突破桎梏的决心,展现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