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春风中,忆起春游沂水的曾点,他以此为美,从中获得了平和的愉悦—从心底生出爱物之美,亦可从中获得美的乐感。
品茗茶,尝山野美好生机;赏桃花,欣赏自然喜人妩媚; 游溪水,体悟悦心的温柔……自然之美,深深铭刻进我的骨子里,着了魔似的只想与之接近。

小时候看见过竹子开花,花开清绝,知竹命将逝,不禁为之痛哭,母亲安慰我“自然便是这样,去便去了”。我止住哭,正往那青翠看。
稍长,家里置有园子,父亲见我亲爱自然便让我打理。春天里种的各色小花,金银、牵牛、开得淡雅;夏天栀子花甜甜的芬芳;秋初牡丹艳,中秋桂花香;冬天梅花分两种:一曰冰心,一曰檀心。赶晴坐在园里的小札凳上,那里也想不下去了,只觉醉身其中,清风徐来,心旷神怡。更见蜂蝶双飞,莺燕成双,十分美好。心中轻荡荡的一片空白,只觉专心其中,便是快乐的享受。
花开的时候美得热烈,可转眼就蔫了,就象握不住的时光似的。莺燕也非常客,天冷自去了。此时园内十分萧瑟,净我一人,二梅。知是自然规律,但自然的艳美留不住。伤心处,一人独坐。时前夜下了薄雪,园中淡淡之梅更显园子的空寂。既是心里恋着自然之美,这倒又窥见了几分美,正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处境。心里空落落的,倒也感受到别样的美,赏的就是这自然清冷。万物轮回,美景幻灭未必是绝景—这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也是美的一部分。欣赏自然的美,自然也就欣赏这份凄美,既是美,又何苦念去了的呢?去的尽去吧。内心倒有几分明净了,这就是所谓的超脱于不幸之外了吧,生活中常遇到这种转瞬即逝的美好。
把自然当做至美,专心恣意游览,欣赏这四季风光,起伏不定倒也似人生无常。唯从心中生出爱物之美,方能从中获得快乐。甚而言之,自然更是美得变幻多端。“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个方面更不相同,百花争放固美,寂寥纯净就不美了吗? 既要从内心美之,便也要坦然接受它,单纯从美的角度欣赏它,愉悦感便油然而生。进而推之,这岂不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有此态度,又何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欣赏美得巧变的自然,开心自己呢?
由此可知,若只是专情追求那美的物,从内心真正欣赏其美好,自然便能收获乐趣,甚从中感悟深刻内涵,实现了价值。一如那游完沂水,沐浴春光的曾点,怎不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