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难越 萍水间
文/梧闽
以失道少助,仅美犹豫、欧洲无力。而伊有巴铁丶埃及、阿盟丶俄羅斯丶中国等,力挺…一旦以色列亡国,老美失去对中东支点、美元也脱钩了石油。一旦伊封锁霍木海峡,中印欧日韩都会石油危機。这些国家会支持一个985万人,2.5万平方公里的美国小弟吗?而且是作恶多端、狂妄自大的以色列吗?老美一旦入局,会加快崩潰的。
国家的生死存亡,《孙子》云:'兵者,不得不察也。',而人生亦是一样的,其实生命是无常的。我无法把握自己的生,忆往昔。好像我已經死去了N次,现在活着,在伟大祖國,而不在加沙,也不是加州。更不住德黑兰或以色列…
1991年我读厦大干专班时,虽然年仅27岁,也差点被淹死在白城沙滩的浅海,以有会泳江河池塘,一入海中,差点无救…尤其是退潮,海水潮汐不断把我卷向远处…最后站直脚恰好碰到沙滩,才边泅边走回岸边…现在想起來,仍心有余悸!
其实,我已經死过N次,这是其中的一次危险,那天如果不站直…那就完了。
夏天到了,如能转及亲友,则有救人阴德!
还有一天,与郑古发老副县长独子郑文和(团县委同事),一起到漳州团市委出差参加宾館会议…在黑大楼下车,二人走从这边经斑马线到'马肚底'今胜利公园…文和眼旧车站方向,头犁犁想急冲过去,而我忽然瞥见右方向'女排三连冠'这边…一辆大货车急驰而来…那个瞬移,我把郑文和猛拽后退…人几乎后倾倒地…那一个瞬移之后,大车从我俩刚才站的位闯红灯冲过去…那一刻,文和惊一下半死,我的心脏亦差點骤停…这一幕发生的1989年秋天…生死真有命,亦有不经意之间。
过斑马线,仍需要左右瞭望,不可只信红绿灯!
当年(1994年春),我在九湖当党委秘书,也有一次差点有生命危险···那一天下午,木棉计生工作队告急,被十几个群众扣留在村部不让走..·原来,当天工作队入村做计生·'二查二补',妇检排查,发现违规怀孕即送去做'人流引产',叫补救措施…木棉村有个傻子,捡起石头咂向工作队三轮摩托···一名年轻的工作队员甩手给他一巴掌,这惹上祸了,这傻子号哭着全村跑,捂着耳朵一边嚷嚷:'工作队打人啊'…本来对计生有不满情绪的一传十,十传百···一会儿来了四五十人把村部团团围住…时任九湖书记的洪亚池,心一急,叫人按了电铃,召集全镇大小近百号干部职工,在傍晚时赶赴木棉村…他想以大兵压境解救那4~5个被困木棉村的干部-·然而,闽南有句俗语'入社不打人',动用这么多干部蜂涌到木棉村,无疑是下策…那晚,木棉村敲了大锣,进村的近百号乡干部,被当作'鬼子进村',从村口到村部,层层设障,不时有石头飞来…我几个刚到村部前,便被反包围了…
那晚,天下着小雨,现场极为混乱,群众一看不熟的乡干部就动手扯打…一支雨伞尖向我扎过来,雨衣破了…我的屁股又被人猛躲了一脚,人倾刻往前倒下去,好在同事同学林谊民,眼疾手快拉我起来,往外挤…对正在合围的一股群众,诈称:'我是陈龙山(木棉人,时任步文镇副书记)的亲戚,那伙放我走了,我只好往村里跺,打听到了陈龙山的家…一进门他的父亲陈海涨(时任程溪人大主席)刚好在家…我说明了情况,他连忙泡茶让座,安顿惊魂未定的我···那一晚,被群众反包围的镇干部受伤20多人,最严重的刘顺意,左耳被割裂···好在没有死人,直到1 1点多,余敏森副政委带上县公安防暴大队,到了木棉村,那近千号的木棉群众才纷纷逃离现场,作鸟兽散…后来,陈海涨老同志听到外面没有噪杂声了…探得无人时,才交代侄子用摩托车送我回乡政府!哎!3月14日的木棉行,真的很狼狈…妥妥的,那把雨伞尖,再准一点扎破我的腰部,这小命早就丢在木棉村,与南宋大奸臣贾似道,死在同一个地方,有点不甘心呀!
龙溪农机校8o01班老师同学'龙江岁月'小聚合照,全国有10万之众读者看了,也将长久留传云网。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人生的命'关',73岁一个,84岁一个。
算算一下,能再活7300天,多好,所以,放下苦脑,不纠过失…舒服一天是一天,开心一天也是一天。
诗人柳青说'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个。',这此'紧要处'便是人的'命'关,难越的关心。但回味唐太宗李世民为啥喜欢王羲之《兰亭集序》字贴,除了经典的书法,还有文化,贴中一句'生死之事大矣',足于憾动生成对生命的敬畏!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学与艺术联谊会副会长。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2024年卷);《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梦里百花 正盛开》荣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本书《日出紫云》,历时15年,从1033篇在线网絡文学中,精选500余篇上线《北京头条》+《今日头条》联袂展播,再从中筛選200余篇,结集40万字散文专著,作为20万字《月泊龙江》(海峡出版社)姐妹册,谢謝亲的您,一路鼓勵、点赞、补台、转发、并参与本书编审校对出版发行过程!谨以此文表达知恩谢意!本书精品有国家级征文'二等奖'以上22篇、每篇全国读者超过5万人次。欢迎惠购收藏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