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游墨戎苗寨(下)
——湖南旅游之三
文/刘玉伟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古丈县,也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宋祖英就是从这里唱着《小背篓》,走下吊脚楼,走出苗寨,走出湘西,走遍全国,走上世界的大舞台的。因此,在墨戎苗寨里的银器商城里,有很多宋祖英身穿苗族服装,头上身上都戴着银饰的大幅彩色照片。他们提起宋祖英来,都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墨戎苗寨浓浓的苗族风情,苗族文化的艺术都让游客们大开眼界。苗族的服饰银饰,苗族的刺绣、建筑,还有那粗犷刺激的舞狮耍龙、上刀梯下火海,还有苗族特有的赶秋、苗歌、四方鼓、荡秋千、巫傩绝技等等,让这里成为苗族花鼓之乡、民族团结示范点、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神秘湘西千年古寨等荣誉和称号。
墨戎苗寨里那一幢幢百年吊脚楼,是一个充满着原始古朴的地方,也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在参观乖乖楼时,既看到了苗族婚嫁的场景,还体验了苗族讲究女娶男嫁的婚俗。听苗寨里的向导姑娘讲,苗族为了尊重女性,男方嫁到女方家后,先试婚三年,前两年在阿妹家帮忙干农活,如砍柴、种地等,第三年跟银匠师傅学打银饰,为自己准备婚妝,女方和女方父母看上你了,选个好日子便可以嫁到女方家了。
苗寨的向导姑娘为了让大家开心,就在我们团队里选了两个新郎,都是快七十岁的帅气老男人。他们穿上宽大的苗族裤子,不许用皮带或是绳子来系裤腰。那裤腰很宽大,你要想办法把裤腰别紧,在原地活动的时候,数十个数,谁的裤子掉不下来,谁就可以来当新郎,和苗家阿妹举办“婚礼”。胜者穿上苗族新郎红红的嫁衣,把一个头上顶着红盖头的,漂亮的苗族小阿妹,从新房里领出来拜堂成亲。一时间,乖乖楼的婚房里,充满了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我们那天在风雨楼上,还欣赏了苗族的迎宾鼓表演。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身穿苗族服装,姑娘敲着大鼓,小伙子敲着小鼓。苗鼓节奏明快,鼓声豪放响亮,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只见姑娘双手交替击鼓,全身闪转腾挪,把击鼓和舞蹈结合起来,极富观赏性。那小伙虽说动作不大,但他的鼓点也总是恰到好处地配合着姑娘的鼓点声。
墨戎苗寨里的道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四通八达。几乎都是青石板路面和楼梯台阶,有的小路紧挨着吊脚楼,只能通过一个人。但整个村寨用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来形容也是恰到好处。在有些住家户门口,苗家人还摆摊设点,向游客们售卖他们自己生产的瓜果蔬菜,还有他们上山挖来的药材和一些手工制品。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在圆形的绸扇子上,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刺绣着花鸟鱼虫等图案,有游客喜欢的,也可以掏钱去买。
墨戎苗寨里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上上下下,远远望去很是壮观,因此,人们又称这里是“湘西小千户”。我们去年在贵州旅居时,也去过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的“西江千户苗寨”。
墨戎苗寨里有许多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能够接待游客参观的苗家。当我们走进一户苗家后,把银碗放在热水器里来烧开水,用开水来泡他们自家采摘的茶叶,那浓郁的香味,让我这个不喜欢喝茶的人,也坐在那里喝了好几杯。好客的苗家大嫂还把白酒倒在银壶里,让我们品尝一下和没有倒进银壶里的白酒有什么区别。我不敢喝酒,喝一点酒肝就会疼好久。团队里喜欢喝酒的男人女人,在品尝过两种酒后,都赞不绝口地说,同样的白酒,在银壶里放一会再喝,味道真的不一样。我中午还在墨戎苗寨里用的午饭,是我们在贵州田坪旅居时,曾经吃过的侗族的长桌宴。我们在那个中间是露天的,但两边凉棚下是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餐厅。我们在那里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苗族的歌舞表演。
刘玉伟,2025年6月2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