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我的祖国强盛
诗/廖尚光
其一 往昔国殇
百年前耻刻心间,舰队沉亡泪满川。
条款不平签订久,山河破碎恨仇绵。
其二 曙光初照
九州苦难漫无边,幸有救星出世间。
引领穷人齐奋进,新中国立换新天。
其三 立国之战
抗美援朝意志坚,勇驱纸虎震山川。
雄师得胜威名远,镇住群狼保国安。
其四 科技崛起
一星两弹破苍穹,华夏扬威气势雄。
震撼霸权惊世界,东方屹立展豪风。
其五 反击建功
反击印苏显威风,海战西沙建伟功。
胜利频传增士气,中华自此更称雄。
其六 军工腾飞
改开四十载春风,飞速军工奋力冲。
航母战机齐发展,虹桥高铁展昌隆。
其七 北斗耀世
北斗形成遍网空,覆盖全球气势宏。
火箭军威添劲旅,精准打击傲苍穹。
其八 嫦娥探月
嫦娥六号赴寒宫,取壤归来建大功。
探索月球多奥秘,科研成果步高峰。
其九 火星探秘
神仪直上火星中,探测乾坤域外风。
索取苍穹之奥秘,惊天壮举世人崇。
其十 太空建站
空间站立傲苍穹,惊叹之声震碧空。
探秘太空研妙理,科研成果绽奇虹。
其十一 强军威盛
海陆空军气势昂,协同作战展锋芒。
威名大显西方恐,火箭齐发护国防。
其十二 盛世赞歌
环球战火未消烟,唯有中华日子甜。
强盛神州天下羡,人间共盼永团圆 。
创作于:2025年6月23日。
史诗长卷映国魂,铿锵诗韵颂华章——评廖尚光《七绝・我的祖国强盛》组诗
廖尚光的《七绝・我的祖国强盛》组诗,以十二首七绝为经纬,编织出一部气势恢宏的中华民族复兴史诗。作品以时间为轴,历史为卷,从往昔国殇的沉痛记忆,到当下盛世的辉煌图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从屈辱走向崛起、从贫弱迈向强盛的壮阔历程,情感真挚浓烈,诗韵铿锵有力,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从内容上看,组诗具有极强的历史纵深感与时代厚重感。开篇“往昔国殇”回溯百年屈辱,“舰队沉亡”“条款不平”凝练勾勒出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与创伤,字字泣血,唤起民族记忆中的痛感;“曙光初照”则笔锋一转,以“幸有救星”点明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希望,为历史转折注入昂扬力量。此后各篇,或聚焦“立国之战”的英勇无畏,或展现“科技崛起”的突破创新,再到“嫦娥探月”“火星探秘”等航天壮举,以及“强军威盛”“盛世赞歌”的时代强音,以点带面,生动呈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民生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艺术手法上,组诗体现出高超的凝练性与感染力。诗人善用典型意象,如“一星两弹”“北斗”“嫦娥”等,以标志性科技成果象征国家实力飞跃;“纸虎”“群狼”等比喻,既凸显对手本质,又反衬中国军队的英勇与智慧。语言简洁明快,对仗工整,如“九州苦难漫无边,幸有救星出世间”“航母战机齐发展,虹桥高铁展昌隆”,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在有限的七绝篇幅内,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与炽热情感。同时,每首诗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如同奏响一曲激昂的民族复兴交响乐。
思想情感层面,组诗满溢着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从对历史伤痛的铭记,到对奋斗历程的礼赞,再到对盛世成就的讴歌,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与敬意。尤其在“盛世赞歌”中,“唯有中华日子甜”“强盛神州天下羡”,以质朴直白的语言道出亿万人民的心声,传递出对国家发展成就的骄傲,以及对和平团圆的美好愿景,引发读者强烈共鸣。
然而,组诗在部分篇章的意象运用上稍显直白,历史叙述与诗意表达的融合可更细腻。但瑕不掩瑜,这组诗以独特的视角、磅礴的气势、真挚的情感,为时代立传,为祖国放歌,既是对中国辉煌发展历程的艺术呈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深情礼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