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强
珠江供水鲤鱼洲,
丰厚资源配置流。
地下巨龙东灌去,
湾区饮用润春秋。
(文:卢兴强 书法:晓 惠 )
《探寻顺德超级工程与历史变迁:鲤鱼洲泵站与甘竹滩发电站探秘》
在顺德这片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和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地标。其中,鲤鱼洲泵站和甘竹滩发电站,一个是关乎水资源战略配置的超级工程,一个是见证顺德工业文明进程的历史遗迹,它们从不同维度展现着顺德的发展与变迁。
鲤鱼洲泵站,这座位于西江干流佛山顺德鲤鱼洲岛的庞然大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输水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的“第一站” ,同时也是三座泵站中规模最大的,堪称整个工程的控制性关键施工节点。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意义非凡,它致力于解决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生产生活缺水问题,还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鲤鱼洲泵站作为取水源头,园区宣教区包含水博园(岛头)、生态园(岛尾)、取水口、水源石、佛山水情教育展厅(游客中心)、文化长廊、环岛碧道、鸳鸟天堂等丰富景观,不仅承担着供水重任,还成为了民众了解水利知识与自然生态的窗口。
目光转向左滩的甘竹滩发电站,它是顺德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见证者。甘竹滩曾因礁石密布、水流湍急,素有“吃人滩”之称,给过往船只带来巨大危险。但顺德人凭借着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1971年1月1日,组织全县10个公社、2个镇的七千多名青年民兵齐聚甘竹滩,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建设。在没有机器辅助的艰难条件下,他们徒手围堵截流、开挖作业,历时三年零四个月,于1974年5月1日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微水头发电站——甘竹滩洪潮发电站。这座发电站不仅是当时全国发电水位最低的潮汐发电站,其从螺丝钉到发电机组全由顺德制造,彰显了顺德强大的制造能力。鼎盛时期,一年发电量相当于当时整个顺德一年的农田排灌和鱼塘抽水用电量,为顺德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如今,虽已“退役”近十年,它却华丽转身为党员教育基地与文旅新地标,通过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战天斗地的历史,传承着顺德人民的奋斗精神。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励。
(文:卢兴强 书法:冯文锦 )
(顺德鲤鱼洲珠三角水利工程)
在鲤鱼洲泵站,能感受现代水利工程的震撼与智慧,领略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保障与变革;在甘竹滩发电站,触摸历史的脉络,汲取先辈们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这两处独特的地方,是顺德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坐标,值得去深入探寻、细细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