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句章法第二讲:递进式(转递)
2、转递:(即传统的起承转合式):
如例: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起:“红豆生南国”直接点明物象,奠定全诗基调;
承:“春来发几枝”以设问承接,既询问红豆生长,又暗含对友人近况的牵挂;
转:“劝君多采撷”由物及人,将情感投射到行动建议中;
合:“此物最相思”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诗人之意却在借物传情,在物中寄寓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它采用了新颖别致的书信体方式,全诗用第二人称“你”。第一、二句是巧妙地发问: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它生长得繁茂么? 又生发了几多新枝?诗人这是在向谁发问? 当然是身居南国的友人,人称是“你”。第三、四句是诗人对南国友人殷切地叮咛嘱咐: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吧,因为它是相思之情的象征。
一、托物言志,意象双关
1、红豆的象征体系:全诗以红豆为载体,既实指植物(相思子),又暗喻“相思”之情。红豆的鲜红外形与“相思”的文化意蕴形成双重关联,红豆既是南方特产,也是友情的象征,通过“此物最相思”点明双关含义。
2、自然物象与情感投射:诗中“南国”“春来”等意象构建出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南方图景,与“相思”的绵长情感形成对比。红豆的生长状态(“发几枝”)暗含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将自然现象升华为情感载体
二、语言风格:朴素含蓄,余韵悠长
1、平白如话,语浅情深:全诗语言简洁质朴,如“愿君多采撷”直白中蕴含深意,符合王维“清水出芙蓉”的创作风格。这种朴素表达反而强化了情感的穿透力,“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
2、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诗人未直接言明思念,而是通过“采撷红豆”的行为暗示珍重友谊,以物寄情的手法继承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的传统。末句“最相思”以“最”字收尾,既强调红豆的象征意义,又隐含自身思念之深
三、文化意蕴与音乐性
1、借用传说与典故:红豆的“相思子”之名源于古代女子因思念亡夫化为红豆的传说,诗中虽未明言,但这一文化符号的运用增强了情感厚度。
2、适于传唱的韵律:作为唐代流行歌词,此诗押平声韵(“枝”“思”),句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符合绝句的音乐性要求。
王维《相思》的写作方式体现了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通过红豆这一核心意象,诗人将自然物象、友情思念与文化符号熔铸一体,以简驭繁,以小见大,展现了托物言志的典范。其语言的朴素、结构的严谨、情感的含蓄,共同成就了这首千古绝唱。
盘古诗联学院七绝290期作业:
写作方式:采用递进式(2、转递),即传统的起承转合式,创作绝句。
默认平水韵,一韵到底,要求中心突出,语句通顺, 无生造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