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文/李广昌
每次散步路过正觉寺,目光总会被门前那株爬满薜荔的苦楝树牵住。那苍劲枝干上葱茏的绿意,瞬间便唤醒了深藏的记忆——儿时,大人们摘下它成熟的“凉粉脬”,用刀轻轻剖开,取出瘦果装入布袋,在清凉的井水中反复揉搓。不多时,那神奇的黏液便悄然凝结,化作一方方颤巍巍、水灵灵的凉粉糕。只需撒上些许白糖,送入口中,那份沁人心脾的爽滑甘凉,便成了童年夏日最深刻的滋味。时光荏苒,几十年光阴如水流逝,而这采摘、搓洗、凝冻、品尝的情景,却鲜活如昨,历历在目。
薜荔,这桑科的常绿木质藤本,其名始见于《本草拾遗》。它别名众多,生动地记录着民间的观察与智慧:凉粉藤、凉粉子、爬墙藤、烹泡子、风不动、牛屎藤(其带果实的雌花托则唤作木莲、鬼馒头、凉粉脬)、吸墙藤。折断藤蔓,便有乳白汁液渗出。它生命力顽强,常攀附于石壁、古树、老墙之上。其枝叶形态随生长阶段而变:幼年时,它依赖气生根攀爬,叶片小巧如卵状心形,基部微斜,叶柄几乎难觅;及至成年,结果的枝条变得粗壮挺立,皮孔点点,气生根消失,叶片转为宽大肥厚的椭圆形,叶柄清晰可见。春夏之际,它悄然开出小花,雌雄异株,花儿隐没于肉质的花序托内。待到秋风起,那梨形的花托便宣告成熟。
薜荔可谓全身是宝,其药用价值自古备受珍视:
茎叶:味酸,性凉。功擅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尿淋、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果实(凉粉脬): 味甘,性平。能补肾固精、清热利湿、活血通经、催乳、解毒消肿。主治肾虚遗精、阳痿、小便淋浊、久痢、痔疮出血、肠风下血、久痢脱肛、闭经、疝气、乳汁不下、咽喉痛、痄腮、痈肿、疥癣。
根:味苦,性寒。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善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跌打损伤。
汁液:具祛风杀虫止痒、壮阳固精之效。外用可治白癜风、疠疡、疥癣瘙痒、疣赘;内服可疗阳痿、遗精。
民间对薜荔的应用更是千姿百态,足见先辈智慧之精深:
先兆流产:取鲜叶适量,配伍荷叶蒂、苎麻根,水煎去渣,打入鸡蛋同煮服食。单用其枝叶亦有效。
乳汁不足:鲜果适量,与猪前蹄一只,加酒水各半同炖,饮汤食肉。
腰痛、关节痛:藤茎适量,酒水各半煎煮,红糖调服。
坐骨神经痛:茎配伍檵木适量,水煎服。或配柘树根、南蛇藤根同煎。
手指挛曲:枝叶梗一斤,加川椒、侧柏叶适量,煎取浓汁,久浸热洗患处,可助舒展。
婴儿湿疹:鲜叶配伍黄连适量,加米汤擂烂,取汁涂抹患处。
疝气:取结果的主藤配三叶木通根,水煎去渣,加鸡蛋煮熟服食。
目赤肿痛:鲜叶适量,煎水熏洗眼部。
喉痛、齿痛:藤茎适量水煎,去渣后调入蜂蜜,频频含咽。
呕吐:藤茎适量,水煎服。
阳痿、遗精:果实配伍葎草适量,水煎服。
夜盲:果实煎汁,蒸猪肝食用。
痄腮(腮腺炎):果实适量,煮猪瘦肉食用。
癫痫(羊癫疯):薜荔适量,浸酒内服。
痈肿:鲜嫩枝叶捣烂,外敷患处。
病后虚弱:藤茎适量,煮猪肉食用。
白癜风:取其汁液涂搽患处。
现代研究亦揭示了其部分奥秘:薜荔叶中含脱肠草素、香柑内酯、内消旋肌醇、芸香苷、β-谷甾醇、蒲公英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等成分。
如今,这株爬满薜荔的老树,依然静静地立在寺前。它所承载的,不仅是我童年的甘凉记忆,更是一代代先民累积的生存智慧。薜荔虽全身是宝,应用广泛,却仍多局限于自采自用,是地方性的习惯用药,尚未跻身常用中草药之列。然而,这满墙的绿意,这古老的凉粉滋味,这世代相传的验方,都在无声诉说着它不容忽视的价值。随着中医药宝库的不断发掘与振兴,相信这生于石壁、攀于古木的坚韧藤蔓,终将以其独特的药性魅力,步入更广阔的天地,在济世良方的殿堂里,赢得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