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肝菌”杯中国龙文学奖启幕,科学与文学酝酿一场盛宴
文/袁德礼 摄/黄诚专
6月25日,上海建国宾馆内水晶灯下流淌着轻柔音乐,钢笔与咖啡杯的碰撞声,交织着低声而热切的交谈。上海宏博集团,文笔精华研究会联手举办第六届“牛夫人·牛肝菌”杯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大赛组委会,在此正式拉开了本年度文学盛事的帷幕。来自江苏张海迪式的作家韦江荷和全国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二十位作家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文学与科学奇妙交织的序曲已经奏响。明天上午,中国龙第六届牛肝菌杯征文活动总动员大会正式举行。
本次大赛征稿通道将于7月1日准时开启,直至9月30日落下帷幕。大赛面向全国文学创作者,广纳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的优秀作品。最终,将评选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于隆重庆典中为这些脱颖而出的文学作品颁发荣誉证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坚持弘扬华文纯文学的核心基础上,大赛旗帜鲜明地开辟了两条别具深度的创作航道:一是深入探讨科学家纪开萍女士驯化牛肝菌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二是围绕“牛夫人·牛肝菌”品牌文化,构思创作引人入胜的科幻童话和传奇故事——对于后者中的翘楚,组委会将慷慨奉上丰厚奖励。文学创作,于此被赋予了探索科学奥秘与承载品牌灵魂的双重使命,不仅为了传颂,更是为了铭刻。
今天下午,各地作家汇聚上海的现场,文学星空璀璨闪耀。汇聚于此的一百二十位作家中,省级以上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以及高校教授等资深创作者达七十余位,占出席总人数六成。这沉甸甸的数字,无声印证着大赛的权威与魅力。江苏盐城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管国颂热切呼吁:“纪开萍研究员驯化牛肝菌的足迹,是一曲由汗水与智慧谱成的壮举。我们期待作家们用笔触揭开实验室的帘幕,将那抽象的科学探索,转化为具象、滚烫的生命叙事,让读者在文字的牵引下,如同追踪一部引人入胜的科研侦探小说,感受每一寸逼近真理的惊心动魄。”
而对于“牛夫人·牛肝菌”品牌故事的挖掘,大赛组委会更是寄予厚望。他们期待作家们能围绕这一独特品牌,从深厚的自然馈赠与新颖的品牌理念中汲取灵感,编织出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瑰丽童话,或承载着文化厚度的纪实文学作品。组委会秘书长朱超群强调:“那些能巧妙融合品牌精神、展现牛肝菌奇妙特质、赋予品牌以生命情感与地域根脉的杰出童话或报告文学作品,必将赢得我们企业方的特别垂青与嘉奖。”这无疑是在邀请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源自山野的芬芳赋予超越物质的文化魂魄。
当科学探索的严谨遇上文学想象的浩瀚,当工厂化驯化牛肝菌的灯火映照稿纸上的字句,一个“牛肝菌”所象征的,早已不仅限于盘中珍馐。纪开萍研究员驯化菌种的点滴心血,是科技赋予大地的新生;而文学,则负责将这份沉甸甸的智慧与大地情缘,熔铸为可感可触的人间叙事,甚至升华为孩童枕畔的奇幻星图。
这场征文的启航,犹如在科学与人文的交界处精心播撒的种子。组委会秘书长朱超群热切期望:当金秋来临,这些种子将在作家们的心田里破土而出,生长为参天大树——那必是结满了独特故事与深邃思考的累累果实,它们将向世界证明:科技的温度,土地的深情,皆能在一支诚恳的笔下,化为穿越时空、滋养人心的永恒力量。如同牛肝菌那深埋沃土却广连万物的菌丝网络,好文字,终将在人心的幽微处悄然蔓延,静默相连……
袁德礼简历:
袁德礼:1954年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年來,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上万篇各类作品。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女儿袁靓》《记者写天下》《袁德礼小说散文集》等书稿,累计1800万文字。作者曾在建筑与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社、城市导报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德礼传媒(国企)法人。
总编:山旮旯
责编:袁德礼
总设计:黄诚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