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12期讲义
宁静2025.6.13
如何写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散曲作品
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体裁,具有通俗化、口语化、诙谐活泼的特点。若想创作具有时代特点的散曲作品,需在继承传统曲体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语言、题材与思想,使古典文体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以下从题材选取、语言创新、形式突破、情感表达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附具体创作思路与示例:
一、题材:聚焦当代生活,提炼时代议题
散曲的传统题材多为山水田园、羁旅愁思、市井风情等,而现代散曲可聚焦科技发展、社会现象、个体体验等新领域,让作品成为 “时代镜像”。
1. 科技与生活的碰撞
切入点: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短视频等现代科技产物,及其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
例:写 “低头族” 现象,可围绕 “手机依赖症” 展开,用曲的幽默讽刺特质批判科技对人际关系的异化。
创作片段:
【双调・沉醉东风】手机控
方寸屏藏尽了九州万象,指划过多少个日夜匆忙。聊微信忘了茶饭凉,刷视频误了归期怅。
算人间最狠是流量,勾住魂儿没处藏,剩半盏孤灯照空巷。
2. 社会热点与民生百态
切入点:城市化进程、职场压力、教育焦虑、环保问题等,以散曲的 “俗” 味写百姓真实处境。
例:描写 “996 加班文化”,用口语化语言刻画打工人的疲惫与无奈,兼具批判与共情。
创作片段:
【中吕・朝天子】加班狗自嘲
案头文件似山,电脑蓝光频闪,键盘声碎了星子寒。老板微信又连环,催命符儿唤。月上三竿,人囚工位,加班费买不得好觉眠。你道我懒闲?我道心已茧,挣碎银几两难换肝肠转。
3. 文化现象与精神困境
切入点:碎片化阅读、网红经济、内卷焦虑、代际差异等,挖掘当代人的精神矛盾。
例:写 “信息爆炸” 时代的知识焦虑,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海量信息对人的 “轰炸”。
创作片段:
【南吕・四块玉】知识付费乱象
公众号,推文闹,鸡汤微课似春潮,付费买个心安疗。听半宵,忘九霄,脑仍草。
二、语言:融合古今,俗中见雅
散曲的魅力在于 “俗而不俚”,现代创作需平衡古典韵律与当代语言,可尝试以下手法:
1. 活用现代口语与网络用语
将 “躺平”“内卷”“破防” 等热词融入曲中,但需注意与曲牌的平仄、押韵适配,避免生硬。
例:用【双调・水仙子】写 “躺平青年” 的自嘲:
【双调・水仙子】躺平主义
房贷车贷压弯腰,索性躺平任雨飘,手机作枕云作被。由他内卷嚣,我自闲鱼逍遥。看剧追综艺,吃瓜逛淘宝,懒赴人间热闹。
2. 化用古典诗词与现代歌词
引用或改编古诗词名句,与现代语境形成反差感;或借鉴流行歌词的节奏与意象。
例:化用苏轼 “且将新火试新茶” 写现代人的下午茶时光:
【正宫・小梁州】奶茶记
且将奶茶试新茶,甜腻堪夸。珍珠爆浆绕舌尖滑,朋友圈,先晒九宫图发。
(带过)【幺篇】冰杯雪顶浮云朵,看抖音、博主争夸。卡路里,何需怕?人生苦短,及时享当下。
3. 善用比喻与幽默讽刺
散曲讲究 “滑稽诙谐”,可用夸张比喻刻画现实,或用反语、双关制造讽刺效果。
例:写 “容貌焦虑” 现象,用自嘲式幽默解构社会审美绑架:
【越调・天净沙】美颜相机
磨皮瘦脸无暇,滤镜虚化浮夸,网红同款下巴。镜头放下,镜中人吓煞自家。
三、情感:立足个体,共鸣时代
散曲的核心是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代创作需跳出 “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窠臼,以真实细腻的情感打动读者。
1. 捕捉日常细微的时代情绪
关注现代人的孤独、迷茫、希望等复杂心理,用具体场景具象化抽象情感。
例:写 “空巢青年” 的深夜独处:
【商调・梧叶儿】独居夜
灯一盏,影一双,风动窗帘响。
泡一碗面香,刷半集剧长,等一个人忙。
叹城市虽大,何处是乡?
2. 以小见大,折射社会变迁
通过个人经历或家庭故事,反映时代洪流中的变迁(如城市化、老龄化、乡村振兴等)。
例:写 “乡村空心化” 与留守儿童:
【正宫・汉东山】留守儿童
爷爷锄草忙,奶奶喂猪粮,爸妈打工在远方。想呵也么哥,想呵也么哥,梦里书包背爹娘,泪湿了小床。
四、创作步骤与建议
读经典,悟技法:精读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名家散曲,分析其结构、语言、情感表达手法。
多观察,勤积累:记录生活中的鲜活语言与细节,建立 “现代素材库”(如网络热梗、新闻事件、方言俗语)。
先模仿,后创新:从改写经典曲牌开始(如用《天净沙》写城市夜景),逐步尝试原创。
重修改,求自然:避免堆砌辞藻,以 “明白如话、朗朗上口” 为目标,反复打磨韵脚与节奏感。
总结:时代性的核心 ——“旧瓶装新酒”
现代散曲的 “时代特点” 并非简单堆砌新词,而是以传统曲体为 “瓶”,装入当代生活之 “酒”:
用散曲的 “俗” 消解现代社会的 “装”,以幽默解构严肃;
用散曲的 “真” 对抗信息时代的 “虚”,以真诚记录情感;
当古典形式与现代精神达成平衡,散曲便可成为一面照见时代的 “哈哈镜”—— 既保留艺术的美感,又不失直面生活的勇气。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12期作业
宁静 日月出题
一、要求
1.曲牌
〔双调·沉醉东风〕
2.曲题:运河夏夜凉
3.韵依中原音韵
4..韵部自选
二、曲谱
〔双调·沉醉东风〕曲谱:××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中平平△(去)。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平平去上△(平)。
三、制曲要点
此曲共七句,六韵。首句末字押上声韵与平声韵皆可。第五句末字以押去声韵为宜,但亦可押平声韵。末句偶有押平韵者。首二句用对仗。第三、四句亦用对仗,也可作五字句对仗。第五、七句需作上三下四结构,第六句需上四下三结构。
四、曲例:
曲例1.〔双调·沉醉东风〕元·关汉卿夜月青楼凤箫,春风翠髻金翘。雨云浓,心肠俏,俊庞儿玉软香娇。六幅湘裙一搦腰,间别来十分瘦了。
曲例2.〔双调·沉醉东风〕沧州怀古
宁静
镇海吼威仪四海,大铁佛灵显尊台。清风楼,超千载,大运河浩浩汤汤。气脉悠悠继住来,渤海郡云光丽彩。
(注:沧州,隋朝时曾称渤海郡)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ד;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平△(去)——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去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2025.6.13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12课
本次投稿作者:
宁静、大橘为重、骆杰英、李晓华、根生厚福、陈友福、李凤英、李广恒、李树森、赵偲含、段志军、青青子衿
〔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中原音䪨 萧豪)
文/宁静
画舫荡粼波幻渺,古桥悬灯彩含娇。岸上人,堤边道,笑语喧热意全消。宿露沾衣暑气扫,荷香漫清风正好。
2[双调.沉醉东风] 运河夏夜凉
(中原音韵 萧豪韵 )
文/大橘为重
水漾波粼浩渺,沙笼影动凄寥。运河长,婵娟耀,满地银色露垂宵。夜色浮香暑气扫,清辉洒星光正好!

3〔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中原音韵 齐 微)
文/骆杰英
运河夏、凉风夜起,江岸天、冷月晨离。照浙柔,吹京激,繁星伴、素云躬维。冷了隋唐找火陪,冻着杭、加衣甚急。
4【双调•沉醉东风】•黄河夏韵(中原音韵 江阳)
文/李晓华(黑龙江)
卷碧浪千堆怒泷,垂青丝两岸骄杨。棹影斜,渔歌荡,蘸烟霞半篙晴浪。万里波涛伴鹭翔,初夏日人游画舫。
5〔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文/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垂柳畔蝉声渐悄,运河波月影轻摇。暑气消,凉风绕,画舫间、笑语声高。仰看繁星挂碧霄,正此刻、心欢意袅。
6[双调,沉醉东风]故村夏夜闲漫
文/陈友福(广东雷州)
夏夜杂音渐悄,闲悠漫步村郊。养生谋,凉风好,吻舒间、月影贞高。仰望繁星挂碧霄,此景醉、心欢意袅。
7〔双调·沉醉东风〕·黄河夏夜凉(中原音韵江阳部)
文/李凤英
黄河浪、喧声倍响,赤日天、暑气难藏。月色明,星光亮,晚风吹、岸畔生凉。远岫朦胧暮影苍,愿长夏、神清意爽。
8〔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文/李广恒
碧波里青蛙领唱,芦梢头萤火成行。酒旆斜,
星槎荡,扁舟游弋耀波光。引扇招来菡萏香,
望月圆吟诗醉赏。
9[双调. 沉醉东风]颍西湖夏夜凉 (萧豪)
文/李树森(安徽)
金乌坠波光浩渺,玉兔升菡萏摇娇。十二桥,三千棹。釆桑子咏啸炎消。夏夜凉风爽快冒,欧苏笑情人逗撩。
10[双调. 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文/赵偲含
望晴夜星辉闪亮,慢棹浆溢彩流光。翁媪歌,兰舟晃,拱辰桥、倒影波长,两岸熏风碧水凉,古运河繁华醉赏。
11【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文/潘如琴
晚眺苍茫水乡,暮生十里波长。浪卷星,云吞嶂,柳梢挂月弯弓状,夜过江浪听鸟翔。风透罗纱清夜赏。
12[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中原音韵·箫豪韵)
文/段志军
红霞退华灯比高,汽笛鸣船撸停摇。夏纳凉,风缠绕。半月悬、晚柳应邀,一曲莺歌伴舞蹈,两心宽、长河径小。
〔双调·沉醉东风〕·运河夏夜凉
文/青青子衿
斜阳远清风晚凉,半月悬碧水幽长。岸柳飘,河蛙唱,荷轻摇、暗送芳香。万顷波光景色赏,夏夜里、心愉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