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题小舅》
古稀独守僻山沟,
汗透青衫犁晓秋。
肩顶炎阳牧深谷,
心牵弱畜饲寒楼。
三雏振翅离巢去,
一老躬身驭电游。
半世风霜凝茧手,
窑前瘦影写乡愁。
《苦耕赋》
黑窑洞深锁苍茫,
十年九旱裂黄壤。
荒山盘桓云作障,
古稀老叟立斜阳。
驮背如弓耕日月,
茧手扶犁垦沧桑。
小姈子伴炊烟冷,
相依茅檐守寒窗。
春种青苗破冻土,
夏刈蒿草喂羸羊。
十四蹄印踏晨露,
三千秸秆垒秋霜。
铁骑代步碾沟壑,
电骢载粮越岭岗。
残垣犹悬旧蓑笠,
断墙仍挂锈镰筐。
长儿跃出寒门第,
三十功名滞红妆。
大女烹鲜河畔街,
时寄膏粱补空仓。
小女晨昏碾盘转,
新麦旧麸过短墙。
三处炊烟牵一处,
九曲山径接柔肠。
曾记引黄战沙暴,
夯歌声震贺兰坳。
壮岁汗浸工程卷,
暮年泥染放羊袍。
四野萧萧人踪灭,
独守故园伴蓬蒿。
羊咩唤破五更月,
锄影摇碎满天涛。
荒沟寂寂埋忠骨,
黄土沉沉掩辛劳。
半生飘零风霜饱,
一世清白天地昭。
莫道桑榆夕阳晚,
犹扛家山作脊梁。
待到羊群化云散,
笑看儿孙立苍昊。
《小舅赋》
黑窑栖身,
蓬门守志。
沟壑纵横,
十年九旱之塬;
烟霞明灭,
百里独居之叟。
鞭牧白云,
晨驱羝羊啮草;
锄翻黄土,
暮收金玉盈仓。
垄亩连阡,
皆作青刍饲畜;
星霜染鬓,
未销铁骨撑天。
忆昔引黄凿壁,
少壮餐冰。
汗滴悬河之险,
肩扛崩石之危。
市井谋生,
饱尝炎凉百味;
田园返本,
甘守清寂三生。
儿女成行,
各抱云霓之志:
长女掌勺河畔,
庖厨腾香;
次女持帚马沟,
柴扉近暖;
独子负笈鹏城,
蟾宫折桂。
虽得雏燕分飞,
终怜老树茕立。
而今电车代步,
辗碎崎岖;
茧手扶犁,
深耕岁月。
墟里人烟渐杳,
唯余犬吠空山;
灶前灯火犹温,
尚有薯羹暖腹。
羊群如雪,
漫卷荒坡残照;
玉米成山,
撑开茅舍穹庐。
半世飘蓬,
惯历风霜之苦;
一生秉正,
不求闾里之誉。
嗟乎!
山月凄清,
犹照嶙峋之骨;
秋风萧瑟,
难移耿介之心。
垄上残躯,
已似躬耕之木;
世间大爱,
原非锦上之花。
但守本真,
何须朱门富贵;
但存浩气,
自是天地丰碑。
《黑窑赋》
黑窑栖身六十冬,
瘠土裂痕十年空。
驮日荷锄耕薄岭,
扶犁叱犊踏霜风。
金穗垂芒饲群羊,
银丝染鬓伴孤灯。
半世风霜铸铁骨,
一生耿介守孤忠。
曾赴引黄凿险壑,
惯看浊浪裂苍穹。
冷馍嚼尽人间味,
破袄裹挟塞上烽。
长女河畔厨业营,
幺妹马沟笑语融。
最念而立麒麟子,
犹抱诗书待良俦。
铁骑单骑碾晨露,
竹鞭轻扬赶暮云。
春播星斗秋收月,
夏刈炎阳冬储薪。
墟里人烟随尘散,
山间草色逐年深。
膝前唯剩伶仃影,
灶下犹温舐犊情。
残垣忍对潇潇雨,
瘦骨偏迎猎猎风。
汗浸黄沙凝作盐,
血融黄土酿成虹。
谁言僻壤无豪杰,
且看荒原不老松。
莫道寒窑灯火暗,
心光灼破九重穹。
《钗头凤·寒窑赋》
窑洞寒,
旱天久,
荒沟十年风蚀飕。
羊群唤,
玉米收,
茧纹刻掌,
铁骑驮秋。
皱!皱!皱!
半生闯,
风霜厚,
引黄渠上寒衫透。
儿未家,
女远走,
鬓已秋,
身佝偻。
守!守!守!
孤灯晃,
柴门叩,
三更铡草星如豆。
炊烟细,
井绳朽,
半坡残月,
两肩霜骤。
候!候!候!
《沁园春·窑洞耕者》
窑洞尘封,
沟壑纵横,
十年九荒。
叹半生辗转,
黄渠引水;
暮年劳碌,
白首耕霜。
玉米盈坡,
青秸饲畜,
茧手撑开贫脊梁。
斜阳外,
伴咩声归晚,
步履踉跄。
《古稀耕》
黑窑洞隐旱云长,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十亩青禾饲羔羊
茧手犁开三伏土,
羸肩挑尽九秋霜
引黄坝上曾挥镐,
充电车中尚运粮
大女传薪炊灶暖,
幺囡汲井果蔬香
寒门独子悬心事,
远岫空巢对夕阳
瓦罐盛来星月冷,
山风拂去黍粱黄
十年汗渍浇荒岭,
半世烟尘染旧裳
墟里人迁楼宇阔,
唯留翁媪守苍茫
儿女俱各离乡,
剩老迈蹒跚守旧堂。
念山东儿远,
家业迟取;
河畔厨营,
生计旦暮。
最是幺女,
马沟路近,
时送新蒸粳米香。
电动车,
载千斤岁月,
碾碎沧桑。
《窑洞吟》
黑窑洞深锁荒沟,
十年九旱裂土愁。
挥汗锄禾三十载,
躬耕陇亩饲羊稠。
长女撑舟渡河畔,
次女炊烟马沟柔。
而立儿郎功名就,
唯缺红烛映案头。
半生飘零知冷暖,
晚岁独守旧窑头。
铁骑代足碾霜露,
残犁破晓垦春秋。
老骥犹嘶残阳里,
羊群踏碎霜月秋。
空山寂寂人踪灭,
独抱寒星守故丘。
《鹧鸪天·山居》
七秩躬耕守旱塬,
窑寒沟僻伴羊眠。
植得青禾千顷浪,
饲来霜鬓十余栏。
儿郎而立功名就,
弱女牵怀衣食添。
瓢饮淡,布衣单,
铁骑曾替九牛肩。
鞭声犹裂荒山月,
独对孤村万壑烟。
《水龙吟·黑窑洞》
——七月词派体
旱塬裂土驮日耕云
青纱帐里埋半世脊梁如弓
羊群啃瘦了光阴
三轮车辙碾碎霜风
三十亩黄尘喂不饱白发
儿女的炊烟散落四方河畔
嫁妆是半袋玉米的叹息
微信红包里摇晃着歉疚的月光
引黄渠曾淘尽壮年肝胆
铁锹把磨出厚茧垒成山
窑洞睁着浑浊的眼
守望着城镇方向熄灭的灯盏
电动车突突惊起暮鸦
鞭影里埋着半生踉跄
倔强的玉米杆刺破残阳
血泡在掌心爆裂成星子
照亮黑窑洞第八十次春荒
《黑窑洞的独白》
旱烟烫穿黎明
羊群是游动的补丁
在玉米地缝补的黄昏里
黑窑洞咀嚼着十年旱季
三十岁的麦穗悬在秋风里
水泥路吸走炊烟
而铁皮电动车驮着春秋
碾过沟壑纵横的褶皱
嫁妆在河畔开出饭香
小女儿的围巾系着马沟的霜
引黄渠的汗滴早凝成盐碱
却腌不熟满仓的月光
佝偻的脊梁量不尽山峦褶皱
羊蹄印在荒坡写未完的十四行
当迁徙的星子坠向霓虹
唯有犁尖仍在续写倔强的诗章
《七旬舅公守家记》
黑窑十年九旱地
山沟僻壤生计愁
两老扶犁耕日月
半坡玉米喂羊喉
长子蟾宫折桂后
三十未图志难酬
长女河畔炊烟暖
幺妹携粮过岭头
铁驴踏碎千山雪
茧手扶平万道沟
儿孙皆劝迁城去
独守窑前看羊眸
《窑洞的脊梁》
褶皱里藏着七十道年轮的手
仍在掰碎三月的冻土
铁皮车厢驮着四季 碾过羊肠小道
玉米秸在旱塬上站成青铜色的城墙
羊群啃食着晨昏的缺口
电动车的辙痕反复丈量五里山梁
嫁出去的炊烟在远方打着旋儿
儿子衣襟别着城市霓虹的霜
黑窑洞的喉咙里
总悬着未落的雨
拖拉机在墙角蜷成沉默的茧
那些引黄渠的水声 依旧在皱纹里流淌
当搬迁的脚印漫过山岗
他们依然守着八亩倔强的绿
用皲裂的掌纹编织饲料袋
把佝偻的腰身
站成最后一块界碑的形状
《窑洞里的年轮》
黑陶罐倒扣在坡底二十年
裂出三扇窗 盛着
玉米秆发酵的黄昏
羊群在石槽咀嚼星子时
总有些银丝簌簌掉落
铁皮驴驮着整个山梁奔走
后座捆满青贮饲料的喘息
他把自己种成沟壑里最后的秸秆
深秋总在关节处咯吱作响
却依然能掘出旱塬的动脉
儿女是散落四方的麦穗
偶尔滚回褶皱的布袋
城市霓虹烫焦了婚帖
只有电动车灯划破浓夜
替三十岁的月光探路
崖畔老柳数着搬迁的车辙
他仍用豁口镰刀收割晨露
羊圈新添的砖块泛着碱霜
像早年工棚漏风的被褥
裹住黄河泥沙沉淀的鼾声
-HAPPY FATHER'S DAY-
感恩父亲节
亲爱的读者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一个让我们感动和感恩的日子
—— 父亲节。
父爱如山 默默守护
父亲是一束光
感/恩/父/亲/节
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们默默付出,默默奉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家。
父爱如山
他们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是我们的榜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总是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Father's Day
感恩父爱
致敬伟大的父亲节
父爱如山 默默守护
父亲是一束光
感/恩/父/亲/节
HAPPYFATHER'S DAY
父
亲
节
父爱是那样的宽广和深沉。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和重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他们不仅是我们的经济支柱,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和价值观,让我们懂得感恩、勤奋和坚持。
Father's Day
感恩父爱
致敬伟大的父亲节
Father's Day
感恩父爱
致敬伟大的父亲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