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沁园春·赞程南征博士捐建 “宋华·康复健康小屋”的落地
张绍宝(老区泗洪人)
烽火当年,泗洪热土,赤帜奋扬。忆宋华先辈,投身戎马;青春热血,洒遍家邦。岁月峥嵘,初心未改,鱼水情绵岁月长。新时代,看南征博士,再著新章。
传承志在无疆,引红色基因绽异芳。念慈恩永续,倾囊筑舍;仁心长驻,善举流香。康复新庐,安康厚泽,大爱无声润故乡。期来者,效英模后裔,共护荣光。
(二)
薪火相传照故土 丹心一片暖老区
张绍宝
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以血脉传承为笔,以赤子之心为墨,在故土大地上书写动人篇章。宋华新四军前辈子女们,是新四军后代的杰出代表,以“宋华·康复健康小屋”的落地,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温暖而耀眼的光芒。
宋华前辈的一生,是与泗洪这片土地紧紧相连的传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年轻的她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将最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纷飞的战火中,她与泗洪人民并肩作战,用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与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那是一种超越生死的情谊,是在枪林弹雨里相互扶持的温暖,是对共同理想的执着坚守。
解放后,离开泗洪的宋华前辈,心中始终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岁月流转,这份牵挂从未褪色,反而愈发深沉。而她的子女们,深刻理解母亲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将这份情怀化作实际行动。在如今这个新时代,在无数人追求个人梦想、向往繁华的当下,前辈的子女们却选择回望历史,扎根老区。她们在 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以母亲之名,在泗洪县新刘居委会卫生室建起“宋华·康复健康小屋”。这小小的屋子,承载的是两代人的深情,是对老区人民健康的关切,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前辈的子女们作为新四军后人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红色后代的担当。她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曾经给予的支持与信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宋华·康复健康小屋”就像一座温暖的灯塔。它不仅为泗洪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每一次的问诊、每一次的治疗,都在传递着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一善举,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四军后代群体的力量与情怀。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前辈的子女们为广大新四军后代树立了标杆,她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先辈们的精神永远不能忘,老区人民的情谊永远不能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新四军后代能够关注老区、支持老区,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也许是为老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助力孩子们追逐梦想;也许是为乡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又或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小屋藏真意,绵延红色情”,“宋华·康复健康小屋”的挂牌,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它见证了前辈子女们对母亲的怀念,对老区的深情,更见证了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这样温暖的故事在老区上演,无数新四军后代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推动老区发展、助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让红色的记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闪亮,让老区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机构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
社长:陈恩科
执行社长兼责任总编: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执行主审: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常务副社长:刘维斌
副社长:李绍斌 印利华 王国生 张学超 孙炎宏 许朝 桂太平 肖永传 文长海 林耀平 李席林
常务理事:许尔康
理事:高怀春 田芳 王新斌
编辑:李绍斌 印利华 胡桂芹 胡国庆 王国生
主播副社长:虹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虹 清风 山谷幽兰 伊岚 紫燕 心太软 王雪芹 大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