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瑞门前思雷公
王标
雷公走了,我站在老家的凝瑞门前,望着雷公当初专为凝瑞门题写的“海峡拥武帝,徐水锁二龙”的楹联真迹,不由得思绪万千,回想起与雷公相识的点点滴滴……
雷公,名雷珍民,号雷工。雷公是大家对他的尊称。初识雷公,大约是在本世纪初,合阳几个书法界朋友约我一起去西安拜望先生。那时,先生还在陕西国画院工作。朋友介绍说,雷公是咱县黑池团结村人,先前自命号雷工,现在人称雷公。虽然两个字音同字不同,但它标明了先生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先期工于装潢工艺,后期精于书法,我省著名的书法家。那天,先生盛情接待了我们。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先生一袭深色的中式装束,一副窄边的树脂眼镜配着那张神采奕奕的脸庞,更显出一种学者的风范,先生话不很多但特别热情。与他的书法风格相媲美,可谓温和儒雅,形神兼备,外柔内刚,刚柔相济。
要说我真正走近先生,是因了老家两副楹联的题写。第一次是十年前老宅整修后,为了突显传统的关中四合院韵味,特邀文人为老宅撰写一副楹联:北倚韩塬五千载春秋紫气东来墨苑地,南凭徐水数百屏风物丹霞西照金粟家。有人建议说,这副联唯雷公能写出其中韵味。当时我缺少直接跟雷公联系的勇气,只能悉听尊便。时间不长,雷公托人打电话说,楹联写好了,已让人捎到合阳。
当我打开作品时,内心肃然起敬。难怪合阳人都说,雷公虽草根出身,但学养深厚,为人谦逊。我深深感到,雷公不仅是一个大书法家,更是一个为人师表的大师,他的一言一行,一德一范都成为人们学习的光辉典范。
第一次间接地接触先生,虽然时间短暂,但这次似乎彻底打破了我以往的神秘感。也许一切事物的神秘感,就是因为一种距离感而产生。如果距离拉近了,神秘感也就渐渐消失了。
过了几年,家乡门前的徐水沟搞旅游开发,村人们为安全起见,在我家门前巷子中间的岔道处修建了凝瑞门,成为小村的一道风景。有人建议给凝瑞门题写楹联,我自然又想到了先生。不过,从心里讲,这次虽然有点底气,但还是有种仰仗名人所带来的踌躇。人往往是托人能爽快办到的事,几乎再不想求人。可此事容不得半点犹豫,无可奈何,只好托人又找先生了。谁知这次比想象的更容易,没等朋友把话说完,雷公便欣然答应,并给他说,只要是传扬传统文化的东西,传扬正能量的东西,他再忙都会在所不辞,要知道书法家就是文化传递的使者。这两次楹联的题写,足以证明雷老师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怪不得合阳人常说:求雷公的字不难,难的是看你写什么。不然,县城满大街都可见雷老师书写的牌匾,更何况学校、机关、单位呢?
2020年元月过后,新冠疫情肆虐,举国上下进入疫情防控阶段,雷老师长时间被困在海南岛。记得那年三月的一天早晨,窗外稀疏地飘着雪花,有几只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正当我看得入神时,突然接到雷公托人打来的电话,说雷公把字写好捎到西安,并说还复印了一幅,以便雕刻时用。我顿时喜出望外,在这复杂的环境里,他还不忘此事,实在让人感动。次日,我便收到了从西安发回的快递。打开一看,只有复印件,没有原件,我很纳闷,心想疫情期间,一切都显得有失条理,我直接送去让人雕刻了。世事也许就这样,容易得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一定的缺憾。不过,从美学的角度讲,缺憾本身就是一种美,最起码它能时时勾起我的念想。
楹联刻在石板上悬挂在凝瑞门外,引来许多人观看,啧啧称赞说,雷公的字,古朴中见典雅,飘逸中透真情。可谓是雅俗共赏,独树一帜。更有人说,长安纸贵,雷公这几个字可是价值连城哩!
人们也许习惯于用金钱衡量书画,凡认为美的都是昂贵的,而蹩脚的作品即使搭上两条烟也没人要,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稀缺资源。所以说,艺术是不能轻易用金钱来衡量的。
说实在的,凝瑞门之所以让不少人青睐和关注,不在于它本身的意象,而是那气势磅礴的联语和精美绝伦的书法所创造的意境。
前几天有几个人在凝瑞门前乘凉闲聊。有人指着楹联上的字说,这字说来挺有来头。你们可能没听说过,写这字的人,是咱合阳黑池人,地地道道的农民,前多年给人写写画画,后来听说在省城名气很大,不但当上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哩!不但字写得好,做人也没麻达。先生几天前刚刚去世,实在让人痛心。这时又有人说,我一表侄女就嫁到他村,据说还在一个组里。听她说,雷公出生书香门第,祖上四代入仕,家学深厚,门风儒雅。不过,年轻时的确受了苦,初中毕业,先是给队里放羊,当过饲养员,后因写得一手好字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再后来被镇里抽到文化站工作。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听说雷公到西安后名气很大。艺术咱不懂,为人处世,没说的……
记得2023年国庆节,我回合阳后,让朋友联系一下雷老师,方便时请他吃个饭,也算是感谢他对凝瑞们带来的无限荣光。电话联系后雷老师正在外地参加活动,没回老家。当雷老师问及凝瑞门楹联一事时,朋友无意中把缺原件的事跟他说了,雷老师电话里歉意地说,很可能在转交的过程中,放到别处了,待他回来后认真找找,一定不会让小伙子失望。放下电话,朋友高兴地说,雷公这人,说到做到,他就是靠着这种真诚走到今天的。
记得曾有一次,几个朋友在西安与雷老师相聚,听雷老师讲,他孩提时,祖父就给他讲,世界是什么?就是你的意识状态。你若清醒了,就大胆的往前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么,他的路在哪里?这是他小时候常常思考的问题。好在祖父经常提醒他,人生来就是要干事的,无论干啥,都要像写毛笔字一样,由点做起,一笔一划,手到心到,心到情到,熟能生巧,巧夺天工。兴许人生的意义往往是从这种无意义开始的。
据说当年雷公去西安发展,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人常说,长安虽好,不是久留之地。但他不信邪,笃定自己要在这里扎根,城市再大,也是需要人去经营的,人生就是对信念的一场永恒的追逐,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个永恒的逃遁。
据说初到省城,雷公先是在西安柏树林街道开了一家工艺美术部,平时除了揽活、装修外,就是研习书法。当年西安大厦搞装修,荟萃了全省诸多能工巧匠,雷公以他超群的构想和精湛的技艺拔得头筹,名扬全城,引起书法界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有知情人士说,台弯前国民党元老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的书房里,就悬挂着雷公的“树老雄风壮,雪浓梅花香”书法作品。雷公说那是1992年10月,两岸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后,于1995年11月通过民间渠道赠送给蒋纬国的。蒋收到后回信称赞说:工整有致,字态爽健,笔墨润畅,气骨雄厚,越看越显先生在书法上造诣非凡,令人称羡与敬佩。并回赠对联: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台北故宫博物院、全日书道教育协会、韩国书艺等近百个国内外部门均藏有其作品。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超乎世俗情感的激情,非人的理智所能解读。艺术是以感官的美来实现的,优雅则体现美的神性,但凡神性的事物,理智却显得无能为力。雷公书法字如其人,道行天下。
去年清明节,雷老师专门从海南岛打来电话,让朋友转给我说,那副字他怎么也找不着,若真找不着,一定抽时间重写一幅。我听后非常感激。
今年春节前,听说雷老师在海南岛身体一直不佳,字还没顾上写,承诺年后回西安一定完成,并说到时一定抽空去你老家看看凝瑞门和静虚堂。
我非常敬佩雷老师,我急切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直到6月8日上午,突然传来噩耗,说雷公走了。我一时蒙圈了,好像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只有雷老师的音容笑貌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烁,使我真切的意识到生命本身的可悲。我想,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或雄才大略,或儒雅风流,到头来看的是你给这个世界曾经做过什么?留下什么?
雷公走了,他给这个世界贡献了盈千累万的书法作品,但我要说的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在永恒的存在面前算得了什么?要证明什么呢?唯一不灭的是他的德范言行将永远流传下去。
打开手机,各种挽联、悼念文章铺天盖地,贾平凹先生所赠挽联:一代书杰,儒雅人生。正是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令人思考,催人泪下。望着这八个醒目的大字,我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内心不停地盘旋着——雷老师,您也走得太匆忙了!
此刻,我站在凝瑞门前,望着由您题写的那副楹联,默默地为您送行!
2025年6月23日于合阳老家静虚堂
作者简介:
王标,大学学历。国家公职人员。爱好旅游、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