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六汪镇,有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 “药王谷”。诗人珠山樵夫以一首《沁园春》,从阡陌药田到科研高地,从个人坚守到产业集群,六汪药王谷不仅是中药材的生长沃土,更是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跟随《沁园春》的韵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在乡村振兴中药香四溢的热土!】
珠山樵夫
青西新区,六汪佳处,药谷新篇。看黄芩丹参,畦连碧野;桔梗百合,香漫晴川。科技研耕,种苗培育,“梦队”攻坚志愈坚。承薪火,引青年学子,研学陶然。
刘君廿六华年,拓富路、丹心从未迁。忆航天引种,质优高产;协会助力,利广民欢。土地流金,茶饮保健,产业延伸向远天。期来日,绘乡村盛景,再铸宏垣。(2025.06.25)

六汪镇中药材科技小院(2025年摄)
该中药材科技小院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李家阿洛村西南,占地 10 亩,被群众称之为“药王谷”。
与中草药结缘 26 年的刘德禄于 1999 年开始小规模种植,亩产效益是常规农作物的 2 倍以上。2012 年,在省农科院专家帮助下,他引进亩产为普通丹参两倍的 “航天丹参”。同年,区里成立中药材协会,刘德禄担任会长。
如今,小院生长着丹参、蒲公英、桔梗、黄芩、西洋参、枸杞、黄连等近百种中药材。协会获山东省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小院也成为新区中药材科研示范基地。
在协会带动下,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协会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签订回收协议,2024年种植的黄芩亩产收入接近 8000 元。小院还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开发出丹参、蒲公英等保健茶,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刘德禄

刘德禄(中)应邀到城阳区讲中药材种植
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1965年9月出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瓦屋村,大专学历,北京社会科学院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函授大专文凭。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乡镇企业的工作,先后干过木工、车工等工种,担任过车间主任、质检科长、政工科长等,1990年起,到企业的科室主要从事文秘工作,并参与中外合资企业的洽谈立项审批等。1994年到胶南市物资局下属的一个公司担任副经理。1998年开始又经营其它经济实体。
他是青岛诗词学会会员,在六汪文联担任副秘书长,同时也是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副秘书长。傅延法长期在工商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积累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丰富的文学素养。他热爱文学,擅长诗词歌赋创作,其作品散见于国内网络及纸质刊物,像多题材的赋体作品和《沁园春·赞蓝莓果》《卜算子·咏蓝莓》等佳作,生动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与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他崇尚自由,秉持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知足常乐的人生信念。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