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来自2004年11月9日 《大连日报》报道:
编者按:
普通交警宋典维 呼吁保护复州城
“瓦房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警宋典维是曾经培养出大连地区第一位翰林徐赓臣的教师宋学成的后代,他看到复州古城中的横山书院等文化遗产由于保护不利而芨芨可危,十分痛心。
他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之后,写出了一份题为《关于抢救复州古城文化遗产,打创瓦房店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的建议》上报给瓦市市长。提出复州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利,应该尽快修缮横山书院险房,开发“一院、一寺、一塔”的文化品牌,并在横山书院内筹建“将军纪念馆”,恢复复州古城的老字号,抢救濒临失传的驴皮影艺术,使复州长古城恢复辽南古镇的面貌。
瓦房店市市长收到宋典维的建议后作了批示,提交瓦市人大常委会。瓦市人大常委会对宋典维的提议十分重视,邀请他作为特约代表参加瓦市人大工作会议,与瓦市人大常委会,瓦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一起对部分文化保护单位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会后作出了《关于开发建设瓦房店市文化长廊的决定》,要求对包括复州长城在内的一些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进行开发性保护。目前,瓦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这个决定交由瓦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具体实施。作为瓦市交警大队的一名普通交警的一条建议得到了瓦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的如此重视,宋典维感到十分欣慰,他更加坚定信心,为保护古代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
关于抢救复州古城文化遗产的建议
市长,您好!
我以一名瓦房店人的名义,建议及时抢救复州古城文化遗产,修缮、充实横山书院,美化永丰古塔,努力打造瓦房店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我市知名度。
在新一届瓦房店市政府领导下,振兴瓦房店工业基地的雄风,吹拂在瓦房店的大地上。一条条宽广平坦的马路、街道和整齐的里弄小巷已展现在百姓的面前,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油松廷立在绿地花园之中,城区西部的工业园区内,人欢马叫,机器隆隆无须一一点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事,让老百姓看到了瓦房店的明天,看到了瓦房店的希望。试想,如果每一位瓦房店人。都能实实在在地为振兴瓦房店经济去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想每一件事,关心每一件事。瓦房店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瓦房店是大连的卫星城,如何发挥卫星城的作用?怎样把瓦房店建设的更好。笔者认为,仅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去研究、开发,挖掘的切入点就有许多,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体味历史文化,让历史文化为现实服务。为了瓦房店的经济腾飞,我们要搭桥铺路,做好瓦房店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如果说把瓦房店重工业基地比喻火箭,那么发掘瓦房店古文化工作就是火箭的助推器,就会形成滚滚的旅游客源。人气旺了,底气足了,“香火”盛了。瓦房店的工业就会如虎添翼,重振昔日雄风。
也许有人说发展旅游事业会阻碍经济建设的进行,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实践证明,不但没有阻碍,反而会促进工业区的大发展。中国苏州模式就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去过和了解苏州的人都知道,苏州城区现有二大块。一个老城区,一个新城区。
所谓老城区,指的原汁原味的老苏州城,新城区是开发区,新加坡总统李光耀正是看中苏州这座吴越古都,东方威尼斯城而投巨资于苏州城。三年前,新城区房价才每平方米1000多元,两年后,房价扶摇直上,直奔4000元大关,开发商正是利用了老城的人气,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试想,如果1976年我们的复州古城不被拆掉,保持到现在,参观旅游的人员,拍电影、电视制片商也会像昔日一样,前来采风,肯定会形成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繁华景象。
说起这些已无法挽回的损失,令人痛心,但今天亡羊补牢。也未晚也,尤其应引起我们现代人重视珍惜的是那些老房子,老照片、老胡同、老草房,前年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人民日报》有一名干部来大连公出,该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参观大连市景,欣赏高楼大厦,走滨海、玩虎滩。尽管这样,仍然没有满足客入的要求,客人讲,除大海、商楼,我更想着一看大连名胜古迹,带有浓厚文化底韵的地方。陪同人员才恍然大悟。
我是一名普通的民警,但我更是一名关心瓦房店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市民。时不我待,形势逼人,按奈不住急切的心情,提出如下几点建意:
一、修缮“横山书院”险房,规划永丰古塔,书院周边环境。开发"一院”、“一寺”的文化旅游品牌。
2004年大连旅游业大盘初定,今年大连市将加大多渠道吸引和吸收社会资金力度。重点打造几个旅游项目。尽快实行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恢复。
此外,我市还首次提出打造旅游东北板块。我市旅游界提出今年要与沈阳、长春、哈尔滨联手打造文化旅游板块。利用东北丰富资源,开发统一大市场。研究开展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6实5夜游和7天8夜游。把大连的海滨,沈阳的“一宫二院”,长春的“净月潭”,哈尔滨的“五大连池”和冰雪联系起来。
从大连旅游文化大盘初定看,唯独没有瓦房店(普兰店千年莲花湾)在线路之内。如果我们这一次再不抓住良机就可能失去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瓦房店以往已失去多次机遇。
如当年“蓠芭、女人和狗”剧组在拍电影时,本人曾向有关政府部门和领导提出加进得利寺车站、大樱桃、龙潭湾等瓦房店特点的景点,但均未采纳,试想“离芭、女人和狗”(三部曲)当年红遍大江南北,整个中国家喻户晓,如果说是那样,谁保证招商引资不带来可喜变化。
所以我一直在想,当年一部“少林寺”电影,引来无数英雄竟折腰,赵本山的上部《刘老根》在丹东凤城着实火了一把,赵本山富了不忘家乡,一部《刘老根》下集让铁岭又火了一把。由此我在想,如今,在商海里走出的巨人应该是“儒商”。是群众、百姓的带头人,不但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应该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儒官”。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也许因为我是军人出身,非常推崇这句至理名言。
最近看到辽宁新省长张文岳的一篇讲话,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张省长在同“民营日报”记者谈话时。强调了发展民营经济亮点,即“民有、民办、民营、民享”的四民政策,我认为这是振兴辽宁经济腾飞的四把钥匙,这次全国“两会”期间,江西代表,上饶市长刘和平代表说:去年该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3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8%来自非国有单位。民营经济纳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4.2%,他表示上饶市将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抓。营造更加宽松创业环境,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由此推动民营经济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林祥国委员说:目前江苏省民营企业已达34万多家,在数量上列为全国第一,江苏提出对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实现“六放”,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活、放宽。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释放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潜力。我把它称为“放水养鱼”。作为我们要利用先祖留下来的“横山书院”、“永丰古塔”作文章,尤其是研究好,怎样保护好,开发好,挖掘“一寺一院”文化,打造瓦房店这张城市名片。“书院”、“古塔”均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两处古迹,使其在将来冲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就必须将现有空闲房屋修缮好,充实书院内容,使书院成为有“血”、有“肉”,有文化内涵的高档次的文化教育、娱乐场所。今年大连市政府很大气的敞开心怀,开放政策,提出:“加大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力度,重点打造12个旅游大项目”,着实让关心文化建设者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我认为,瓦房店这座卫星城,也不该落后,也不会落后,参照大连经验,瓦房店政府也应该开放“一寺”、“一院”相关优惠开发政策,搭建文化旅游平台,让百姓唱戏。
二、在“横山书院”内筹建“将军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其它相关的地方文化馆舍。
笔者在想,复州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近代和现代产生了不少名人志士,如清代爱国诗人徐赓臣。入翰林院,庶吉士掌教横山书院五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个人出资为瓦房店建成新民小学,即复州湾中心小学,瓦房店新华小学。
在中国江西有个兴国县,建有将军县。湖北红安有将军县纪念馆,山东荣城有个将军县,将军广场。我们瓦房店人杰地灵,现在有近20位将军出自家乡。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他们建一个“将军馆”做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样城市的一个文化靓点,对于青少年,中小学生,驻军部队适龄青年以及海外侨胞,均会产生和带来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三、恢复古城复州老字号,抢救濒临失传的驴皮影艺术。
古时复州商贾云集,生意兴隆。老字号店铺比比皆是,有“全义号”蛋糕和果品,“兴盛号”帽铺,“复兴德”、“福兴德”、“永民祥”、“大顺福”、“西长生杂货铺”等老字号店铺。回民号有“全义号”、“应兴盛”、“正兴号”、“正兴德”,复州驴皮影传人至今已是60多岁了,现已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不及时抢救,将是后继无人。
以上项目开发,单靠政府投资,因财为有限是不可能马上解决的,所以应广开大门,欢迎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时不我待,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干一点事了,时间不等人,良机不可失,寒冬已经过去,春天悄悄向我们走来。在这里,我想引用清代复州学者徐赓臣的业师宋景伊夫子一词“柳荫拂地,草色连天”,牡丹醉,海棠艳,莺歌燕语杂管弦。无非是春来有脚,春色无边。彼苍者天,曷不教日无昃,月常圆,而红凄惨,水剩山残。祗一转瞬间,从可知人生若梦,少女而波娑,黄童而苍颜盍早爰惜夫少年。(注:此词非填词,故未引用词牌名)。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让我们敞开无私的胸怀,拥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春风,向前,向前,永远向前。如有政策允许,我将发动民间人士,投入资金,积极参予搜集人抢救复州古文化遗产,充实完善一寺一塔旅游项目。
此建议当否,请批示!
宋典维
【作者简历】:宋典维(笔名:曾在军警)、出生于1951年、大连市瓦房店人、老三届知青。
毕业于中国人民觧放军空军桂林髙射炮兵学校、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大连市瓦房店文物保护志愿者。
1969年参军入伍。从军十八年、转业后从警工作二十五年、转业后,分配在瓦房店公安局。任命一级警督,主任科员。
在部队期间曾荣获空四军全军通报表彰、师、团营连、多次嘉奖,荣获集体三等功三次。
先后出版了《宋氏族谱》、《中国瓦房店导游词》、《高炮团、汽车兵》、《路》等书,代表作《宋氏族谱》。《古城.书院.将军》手稿已完成,即将付梓。《宋氏族谱》一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无锡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瓦房店图书馆、档案馆收藏。《中国瓦房店导游词》被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江苏、昆山档案馆、无锡图书馆、瓦房店档案馆、图书馆收藏。曾在《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瓦房店日报》、《今日瓦房店》报发表文章。
现为大连市瓦房店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