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王家河街道党委、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和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开展以扇面书画这一独特的艺术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祝福。
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王益区科协副主席张瓅,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鲁小闯,王家河街道办副书记原波,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薛峰,王家河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占宁,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铜川市老年书画学会会长、铜川市老科协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崇林,王益区政协经济和教科卫体委员工作室曾洁,粮储陕西局二五零处支部书记吴建平,铜川市著名作家秦凤岗,王益区作家协会主席刘辉 ,王益区诗词学会主席李铁成,铜川市根石协会副会长武双虎,王益区音乐家协会理事徐玉红等。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竹文化、道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扇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古代扇子的雅称主要包括“凉友”、“摇风”、“仁风”、“便面”、“圆轻”、“纨扇”、“宫扇”、“怀袖雅物”等,这些名称源自扇子的功能、形态或文化寓意,常见于诗词典籍和文人雅士的日常用语中。
历史上最早的扇子是古代埃及第4王朝宫廷使用的皇室礼仪扇,距今4500多年,和埃及帝王谷KV62号王家墓葬出土的距今3300年的礼仪扇和鸵鸟毛象牙杆礼仪扇。
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浙江湖州羽毛扇。日本则有桧扇、蝙蝠扇。
扇面书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方寸之间尽显乾坤,是艺术家们才情与智慧的结晶。此次展览以扇面书画为载体,以庆祝党的生日为契机,将艺术创作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用笔墨丹青描绘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用色彩线条抒发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本次扇面画展,出席的大家、名流汇聚一堂,手法高超,技艺妙不可言,风格独特,款式新颖,已经多到数不胜数,令人眼花撩乱,一时间分不出身在花海还是在书画间,既有醉卧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感觉,也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意境。
吕守约,铜川著名画家,号行伯,天野斋主,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美术馆馆外美术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专家点评他的作品说:“吕守约的山水画,是宏志巨作,他的画穿插点染,步步到位,功力非常深厚,是他们所看到的山水画的顶级之作。”
姚念堂,男,1947年出生,现年66岁,1967年毕业于北京首都水泥工业学校,曾在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就职。斋号 一念堂。现为陕西省书画研究院会员,铜川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获“耀州区柳范书画大赛”二等奖;2008年获铜川市“194杯我爱铜川电视书画大赛”二等奖;2010年绘画作品被三原于右任馆收藏。
姚念堂的作品在2011年先后获铜川市国有企业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金奖,陕西省首届离退休干部艺术节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一等奖;2012年获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铜奖;2011年和2013年两次获“黄河流域九省市书画联展”优秀奖。近年来,其书画作品在多家书报、杂志发表,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杨建波,男,1964年5月生,陕西铜川人,1987年7月入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历史学学士,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陕西省铜川市教育局局长、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拟任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世秀,男、汉族,陕西富平人,1958年11月出生。供职于陕西省铜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国学研究院铜川国画院院长、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研究员、铜川书画公园总经理、神州书画研究会理事、铜川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举办此次扇面书画展,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与交流,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吕守约先生全球唯一华人书画家在纽约街头的闪光傲骄,铜川最高学府职业技术学院杨建波校长的山水画扇面,重量级的吸睛之作,都标志着铜川的另一种名片代言人的存在。
此次扇面画展览活动推陈出新,妙趣横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诗、画、书法外,还出现了单独的印印和以非遗剪纸画面的文创扇面,别具一格,尤其是于徐崇林老师的印章扇面和郭宝才老师的可爱呆萌的猫咪剪纸别出匠心,格外吸睛。
我个人偏好神州书法协会会长徐崇林老师的印章扇面关于印章的解读:心画,心中之话,晴耕雨读,耕可致富,读可荣身,天道酬勤,勤奋有厚报,天意不负人。上善若水,你修行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无日闲过,不教一日虚度,珍惜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做好自己,最终成为佛。
人生七十正当年与古代的人过七十古来稀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如同前一段时间电视网络上的一段有趣的采访:谁没有年轻过?但你老过吗?有时候老是一种资格。生为百岁雄!让人想起苏轼的诗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道以德宏,指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丶经商之道等都要以高尚的品德去弘扬。这是对印亦可读的最好注解,我深以为然。我感觉藏在他的脑袋里的知识和活在他的嘴巴里的词汇都有行走的僚机的魅力,除此之外,他打动观众的还有他的家国情怀!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柿树沟社区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们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柿树沟社区谨以此次扇面画展览活动祝福党百年辉煌,满身荣光。
楚丰华
2024.6.29
8:18
作者楚凤琴笔名楚丰华,祖籍河南许昌,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535321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