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今天,本专栏推出王平正的小品《送日子》。作者王平正,男,生于1949年11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店子村人,从小在村里长大,农民,现任店子茂腔表演艺术团名誉团长。《送日子》中,匡大吹起初假意 “狮子大开口”,向亲家 “老实人”索要房子、车子、三金等彩礼,还要求在大酒店置办酒席,甚至提出高额改口费,把老实人吓得 “掉在凳子下面”,打算用房子抵押贷款。正当老实人一筹莫展时,剧情峰回路转 —— 匡大吹夫妇表明这是 “演戏”,实则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孩子旅游结婚,不要彩礼、不搞排场。小品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农民对旧有婚俗中铺张浪费现象的反思,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新时代农民对文明新风的自觉追求。作品扎根于乡土生活,语言充满泥土气息,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盛行的当下,这种创作态度难能可贵!请欣赏!】

店子茂腔表演艺术团名誉团长王平正(左)、团长崔守花在接受本栏编者专访
(2024年12月摄)
送日子(小品)
王平正
时间:现代
地点:农村
人物:匡大吹,男,60 岁,农民,崔金花丈夫,真名匡大辉
崔金花,女,58 岁,农村妇女
老实人,男,65 岁,匡大吹亲家(有点结巴),农民
故事梗概
匡大吹的闺女和老实人的儿子在北京相爱,准备国庆节结婚。按农村风俗,男方需 “送日子” 并对女方家有所表示。剧中,匡大吹一家响应国家号召,不要彩礼、不搞铺排,支持孩子旅游结婚,体现新时代农民的新观念新风尚。
【幕启:匡大吹家,摆设豪华】
崔金花:我叫崔金花,今年五十八,一辈子养了俩闺女,小日子过得真不差。俺丈夫匡大辉,外号叫匡大吹,名字不好听,其实是好人儿,不信?我叫出来您看看,大吹!
匡大吹:(打扮整齐,穿戴讲究,戴眼镜上)你大吹大吹的吆喝什么?
崔金花:哎哟来,你打扮成这个样子你待上哪?
匡大吹:逛超市,不是亲家公要来送日子吗?我叫他看看我老匡是怎么招待客人的,走,我开车拉着你,和我掌巴着眼色儿。
崔金花:我不去,我得拾掇拾掇嘛,你逛个超市还用穿的这样?摆晒什么!
匡大吹:咋?新社会新国家,有钱不花白不花。
崔金花:您看看,又吹开了。
匡大吹:这不是吹昂,你看:上衣,新浪牌的,汗衫儿,韩国的,最新式牛仔裤,皮鞋是老爷头。
崔金花:慢着,什么头?
匡大吹:老爷头,不不,老人头。这不是吹吧?我这会是天天耍着,小牌抹着,胡琴拉着,小酒哈着。
崔金花:中了中了快去快回,别等亲家来了,我一个女人家没法和人家对答。
匡大吹:好好好,这么点路马上就回来了。(下)
崔金花:哈哈哈,您是不知道,俺家小二嫚在北京处了个对象,您说巧不巧,女婿是南边刘家庄的,亲家公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和俺老头早就认识,俺闺女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在十月一,按照农村风俗,男方得上女方家送日子,女方想要什么都提出来,答复了就可以按时结婚。
老实人:(提着两个化肥袋子)大吹,大吹兄弟在家吗?
崔金花:大哥,你来啦?大哥,你这么个老实人怎么也叫俺老头的外号?
老实人:我不是叫惯了嘛,南庄北庄的谁还不知道谁的小名儿?叫就叫呗,也叫不去块肉。
崔金花:大哥你坐着,住会您兄弟回来咱就喝酒,好好拉呱拉呱,咱能成为亲家都是缘分啊!
老实人:是开。不过喝水可以,喝酒就免了吧,南庄北庄的三步五步就到家了,您嫂子不叫我在这里吃饭,叫我回家买油条吃。
崔金花:那还中,你今日得为来干什么?
老实人:我来送日子嘛!
匡大吹:(提礼盒回家)送日子是大事,哪能回家吃饭?
老实人:匡大吹 ——
匡大吹:老实人 ——
二人合:吔!(二人击掌)
崔金花:您拉着呱,我下茶昂。
匡大吹:来坐下,真想不到,咱俩能成为亲家。
老实人:可不是,真是冤家路窄。
匡大吹:嗯,此言差矣,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嘛。
老实人:对对对,当年我笑话你不会养儿,你笑话我光养些带巴的,说我肯定没有你享福,叫你说对了,喃,看看你,再看看我,什么也不用说了。
匡大吹:行了,不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了,来上座,住会喝酒。
老实人:酒饭就免了吧,咱来实落的,孩子结婚你准备要什么东西尽管说。
匡大吹:(旁白)呀呵,看他这个样子还刚地大手来,好,那我就吓唬吓唬他。哎,老实人大哥,按照常理来说,房子、车子、三金、家具、改口费、还有结婚酒席都应该你办吧?
崔金花:(端茶上)哎,闺女不是说了嘛,房子自己有,车子咱陪送,三金她不要,家具自己买,光叫大哥置办酒席就行了。
匡大吹:那不行,(使眼神)我养闺女还能倒贴?房子就不用了,其余的都由大哥操办,怎么样?
老实人:哎哟,你待打谱要我的命?儿子也说了,叫我光置办酒席就中了,你又出来个改口费?
崔金花:大哥,你别听他胡咧咧,他是在有意扎古你。
老实人:我不明白什么是改口费。
匡大吹:大哥你想想,俺闺女以前是叫您大爷大姨吧?结了婚是不是得叫您爹娘?这不是改了口了?你不出心拿两个你觉着得劲儿?
老实人:嗯,是得拿两个,二百不中,不中就三百。
匡大吹:哈哈哈,一个大老爷们儿也能说得出口。起码还不得三万?
老实人:哎哟我的娘来。(掉在凳子下面)
崔金花:匡大吹啊匡大吹,你折腾人家干什么?大哥,没有改口费。
匡大吹:不行,还有酒席,记着昂,必须上大酒店,俺家亲朋好友 120 人,再算您家的,喝酒喝不起茅台就喝五粮液,再就是伴娘和司机 30 人,每人喜钱红包 500 元。
崔金花:匡大吹,你真待要大哥的命不是?你不知道他家嫂子常年有病吗?
老实人:亲家,你说这一些按说应该我办,这么着吧,我回去借不中?
匡大吹:能借着?
老实人:我用房子抵押贷款嘛。
崔金花:(拽匡大吹)行了别演戏了,准备喝酒吧。
老实人:不喝,我回家借钱。(走)
匡大吹:哈哈哈,你还真是个老实人来,我和你实说了吧,我是逗你玩的。
老实人:逗我玩儿?怎么玩儿?
崔金花:大哥,俺都定好了,什么也不用你买,咱现在都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勤俭节约,勤俭办婚礼,反对铺张浪费。
匡大吹:刚才把你吓得不轻吧?书归正传,大哥,这顿婚礼酒宴应该你办吧?
老实人:那还用说,喃,我还带了一万块钱,您好买点零七碎搭的,那两个袋子里有只秃噜好的鸡,还有一套羊下货。
崔金花:大哥,这些都用不着。
匡大吹:老实人大哥,东西我收下,那一万块钱你带回去,你家里有使处。
老实人:那还好?
崔金花:好好,来,准备喝酒!
老实人:我还是回去吧。
匡大吹:不行不行,都准备好了。
(老实人的电话响起)
老实人:哎?二小?什么?旅游结婚?我这会在您丈人,不不您,您岳父家,喃,你和他说吧。
匡大吹:哎?奥,我是您丈人,不不,您岳父。(自己打嘴)旅游结婚?我好说,只要您丈母娘,不不您亲家母,不对,您岳母她同意就行了。
崔金花:(接过电话)我同意,响应国家号召我同意!扣了吧昂。大哥这下好了,酒席不用你办了,女婿说在北京举行集体婚礼,双方父母可以参加,咱一块去热闹热闹?
老实人:中,如今政策真是好,那咱一块上北京?
匡大吹:好,上北京。来来来,喝酒!
老实人:慢着,正事还没办来,我不是来送日子嘛!(拿出红包和一张红纸,上写:结婚日期,二零二四年十月一日)结婚日子是十月一,里面一万块钱,必须收下,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
崔金花:(和匡大吹点头)好,谢谢大哥!
匡大吹:那,这会可以喝酒了吧?
合:好,喝酒喽 —— 哈哈哈!
—— 剧终 ——

店子茂腔表演艺术团在演出中(2020年摄)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