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宏大版图中,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河南省平顶山市,称为鹰城,深植中原沃土,文化底蕴深厚,从仓颉文化、墨子文化到三苏文化,符号多元。同时,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丰厚,历经上世纪50年代从煤城起步的开发建设,已发展为煤、电、钢、盐等多元产业综合发展的内陆新城。广东省深圳市,又称鹏城,作为上世纪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展实验区,迅速崛起,在金融、房地产、科技等高新领域跻身全国一线城市行列 。深圳,这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不仅以其繁华的经济和科技创新而闻名,更有着深厚的红文化底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承载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和光辉事迹。如今,中原崛起需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助力,经济发达地区也渴望中原文化的滋养,平顶山市与深圳市开展文化与经济的交流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平顶山市与深圳市发展现状
分析
(一)平顶山市:文化厚土上的产业转型
平顶山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诸多文化的发源地。观音文化源远流长,香山寺作为汉传观音证道圣地、观音祖庭,历史悠久,寺内的观音大士塔和被誉为“三绝碑”的大悲菩萨传碑是国家级文物,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此外,还有汝瓷文化、魔术文化、曲艺文化、衙署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平顶山独特的文化魅力。两地同属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丰富,加强两地文旅交流协作,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在产业方面,平顶山市近年来以中国尼龙城与白龟湖科创新城“两城”建设为牵引,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国尼龙城实施重点项目众多,尼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试基地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众多尼龙相关项目陆续投产,正朝着世界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迈进;白龟湖科创新城则积极落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 (二)深圳市:创新引领的经济与文化双腾飞
深圳市在经济领域成就斐然,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商贸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在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金融市场活跃,房地产行业也高度发达。
在文化方面,深圳市从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发展成为如今的文化“绿洲”。深圳市打造了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气质,培育了众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逾10万家,从业人员超百万人,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规模首破万亿大关,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近3000亿元,已成为城市支柱产业。同时,深圳市不断建设高规格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如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等相继开馆,旧址故居、古城古村等红色景点,博物馆、展览馆、党史馆、纪念馆、艺术馆等,“千馆之城”名副其实 。
三、鹰鹏文化经济交流发展的
条件与机遇
(一)历史文化脉络的渊源
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平顶山市和深圳市紧密相连。邓小平22岁时,市场经济思想在红都莫斯科形成胚胎,44岁时,在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形成市场经济思想的萌芽(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在鲁山的报告中提到“像鲁山街上这个小市场,如果倒闭了,起码有一万人失掉生计,马上伸手向你要饭吃……①”)。因此,平顶山市的鲁山县被党史和社科理论界专家确定为邓小平早期市场经济思想萌芽地,他在88岁时,在深圳市形成市场经济思想的参天大树②。这种一脉相承的思想发展脉络,为平顶山市与深圳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奠定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基础,使得两地在文化与经济交流上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二)国家战略导向的推动
国家提出中原崛起战略,旨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支持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而深圳市作为经济强市,有能力在产业转移、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为平顶山市提供助力。同时,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发展的国家战略,也让深圳市认识到中原文化的深厚价值,平顶山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为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多创意源泉。
(三)产业互补的优势
平顶山市的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等,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形成鲜明互补。深圳市可以帮助平顶山市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平顶山市则为深圳提供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文化产业方面,平顶山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圳市的文化创意、科技手段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实现互利共赢。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为两地产业振兴提供发展空间。
四、鹰鹏文化经济交流发展的
路径与策略
(一)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为了推动平顶山市与深圳市的文化经济交流,首先需要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两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定期举办文化节、经济论坛、产业对接会等活动,增进两地企业和文化机构的相互了解,寻找合作机会。
(二)制定合作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支持两地文化经济交流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为两地企业和文化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确保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鼓励企业参与,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是文化经济交流的主体,应鼓励两地企业积极参与合作项目。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与平顶山市的传统产业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平顶山市的企业也可以利用深圳的市场和资本优势,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竞争力。
(四)加强文化合作,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平顶山市与深圳市可以通过文化合作,提升各自的城市形象。例如,可以共同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将平顶山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圳的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两地市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五、鹰鹏文化经济交流发展的
前景与挑战
平顶山市与深圳市的文化经济交流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加强合作,两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繁荣兴盛。平顶山市可以借助深圳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深圳市则可以通过与平顶山市的合作,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软实力。
尽管前景广阔,但两地文化经济交流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导致合作中的不平衡。其次,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两地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公平合理的合作机制,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应注重文化融合,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
六、结论
平顶山市与深圳市开展文化经济交流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加强交流合作,整合两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仅能够推动平顶山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制定合作政策,鼓励企业、文化机构等主体广泛参与,共同开创鹰鹏文化经济交流发展的新局面,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
注释: ①邓小平在鲁山的报告原文,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02页。 ②中共党史出版社《邓小平鲁山报告的睿智》,2008年12月第一版,45页,陈宇文章“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年轮中的三座金碑”。
(于庆彬简介:系中共鲁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鲁山县老促会原副秘书长,鲁山县邓小平早期思想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现为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学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仓颉书院执行院长,李宝光先生题词“中原第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