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虞城,窗外风景匆忙地流逝着,及至木兰湖花园酒店,才如船入港,骤然停泊下来。酒店静静卧在嵩山路与木兰大道的怀抱里,周遭林木葱郁,湖水幽静,清幽之中自生雅致。举目望去,木兰湖像一面平铺的镜子,倒映着浮动的云影与翠树,水波微漾,漾出了几分不沾尘俗的静谧。
步入厅堂,便觉出此处的高贵与大气,沉稳的木质陈设散发着古雅气息,偶有枝蔓点缀其间,更显生机盎然。那些身着素雅制服的服务人员,个个神采奕奕,举止之间,无不透出训练有素的从容。她们轻声细语,行走无声,动作轻巧得仿佛怕惊扰了空气;但偏偏目光却如春风般拂过每位来客,眼波流转之间,便已将一切所需无声地安置妥帖——这般服务,如清泉润泽心田,令人心生温暖,流连其中不愿离去。
恰逢家庭聚会,众人围坐桌前,喧笑之声如暖流荡漾。未几,一道道珍馐次第捧出,菜品搭配之巧,竟如诗如画般令人耳目一新。尤其那道“翡翠芙蓉虾球”,更引得满座赞叹:虾球洁白如玉,外层裹着薄薄一层翠色茼蒿汁,如春日新叶般娇嫩;虾球入口弹滑鲜嫩,茼蒿的清气裹着虾肉的甜润,在舌尖上悄然绽放,仿佛味蕾也为之轻舞,芬芳清雅直透心脾。盘中白绿相映,分明是厨者将木兰湖的粼粼波光与湖畔的蓊郁青翠都凝进了这方寸盘碟之中。
宴席暂歇,我悄然踱入后厨。厨房内热气蒸腾,锅勺铿锵作响,仿佛奏响着厨房的进行曲。厨师长立于灶前,火光映亮了他前额细密的汗珠,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他专注凝视锅中,手中大勺轻灵翻转,如指挥家般优雅而笃定。旁边年轻厨师正低声背诵:“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竟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伊尹烹任要诀!他神色虔诚,字句清晰,如同虔诚的信徒诵读经文。我心头一震:原来古圣先贤灶火中传承的智慧,未曾熄灭,依然在这烟火人间鲜活地燃烧着。
厨房里,每位厨师皆聚精会神,动作利落如行云流水。那年轻学徒,眼神明亮,动作虽尚存几分青涩,却充满热情,他小心翼翼地切着食材,手起刀落之间,指尖微微颤抖却始终准确;老厨师则沉稳如山,凝视锅中翻腾,仿佛在审视一件即将完成的艺术品。厨师长的手掌厚实,布满刀痕与烫印,如岁月镌刻的勋章,这双手在烟火里摸索了几十年,早已深谙了水火与食材之间的秘密。他见我看得入神,便淡然笑道:“火候如同人心,过一分则焦躁,欠一分则生涩;调味如同人情,咸淡得宜,才能调和众口。” 伊尹所谓“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其精义竟已渗入眼前人掌中勺底,化成了日常的哲学——治大国如烹小鲜,原来这人间至理,亦深藏于灶台方寸之间。
离席返程之际,我驻足回望,木兰湖花园酒店在暮色中渐渐隐去,灯火却愈发明亮起来。厅堂中,服务员们正为下一批食客布菜,她们手腕轻转,动作如行云流水,仿佛在光影里无声地书写着宾至如归的注脚。透过明亮的光晕,我仿佛又看见厨房里火焰升腾,厨师们的身影在热气中起伏忙碌,锅碗瓢盆的声响交织成充满生机的乐章。
木兰湖的水光依旧潋滟,它映照过无数个晴雨晨昏,也默默映照过无数双为烟火而奔忙的手。正是这些手掌,于平凡中托举起了不凡:他们以油盐酱醋作画,以锅碗瓢盆谱曲,在日复一日的煎炒烹炸里,将伊尹古训的余温煨成了今日虞城舌尖上的骄傲。原来那传承千年的“鼎中之变”,并非隐没于简册尘封的字句——它精魂不灭,早已化入每缕升腾的烟火气,悄然渗入每一道菜品的肌理之中。
滋味深处,乃有真意存焉。虞城之味,不仅是齿颊间的清欢,更是从烟火里生长出的精神根脉——它由无数平凡掌心的温度守护着,古老又新鲜,在唇舌间永恒流转,汩汩不息。
2025,06,28日
编辑简介
张社强(罡强)笔名:了凡。河南省虞城县信用社职工,文学爱好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高级文创师。商丘市作协会员。虞闻天下编辑部编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