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骄阳似火,重庆作家阿蛮长篇纪实散文《嘉陵十卷》新书分享会于6月28日上午,在南岸海峡路瑞驰电器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 
参加新书分享会的有南岸区作协常务副主席陈猷华,南岸区作协常务理事、纪实文学创委会主任、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黄桷文学社副社长赵心放,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副社长、《黄桷小屋》主编邹世平,黄桷文学社秘书长叶文柱,区作协、黄桷文学社社员徐朝贵、刘祥祺、徐继坚、吴洛加、潘传学、柏咏菊、董燕萍、宋明玲、陈光耀、熊家林、冯天敏等30余人。分享会由潘云国社长主持。

故道水、西汉水、白龙江,谁才是嘉陵江真正的源头?作家朋友们带着对嘉陵江母亲河源头之争的凝问,倾听了阿蛮历对嘉陵江母亲河源头探秘采访得出的结论。
年过7旬的作家阿蛮,两鬓虽已斑白,额头早已刻满岁月的皱纹,但依旧风风火火,精神矍铄,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将历时4个月途经陕甘川渝,翻越30余座大山,采访200多名当地文化人、学者、村民,收集整理的山川河流,峡谷风光,嘉陵江源头、支流图文资料,史料,输入笔记本电脑,向作家朋友们娓娓道来。

据阿蛮介绍:多年来,他对探秘嘉陵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提前阅读古代典籍《尚书》《史记》《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及各地地方志等书籍100余部,并于2023年8~11月间,一个人集中走访陕甘川渝嘉陵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采访搜集第一手资料,拍摄山川河流、峡谷风光、嘉陵江沿线图片数千幅,整理采访笔记40余万字,最终写成了这部系统展示嘉陵江流域自然与人文风貌及历史变迁的20余万字长篇纪实散文《嘉陵十卷》。

阿蛮介绍说,2023年8月22日上午,我背着行囊来到陕西宝鸡市凤县嘉陵江源头景区,由东河桥村一位姓景的村民驾车带领进入秦岭代王山东峪沟,探寻到了嘉陵江源头,还在那里摔了一跤跌进源头水里,与母亲河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留下珍贵的纪念。

为探寻嘉陵江上游的另一条主要支流西汉水的源头与流程,阿蛮又去到甘肃天水市齐寿山下的坚山村,找到了西汉水源头。西汉水全长214公里,流经甘肃、陕西两省,最后在陕西汉中市略阳县桑树梁的两河口汇入从源头流至200公里的嘉陵江。上图小桥下那条不起眼的小溪为坚山村西汉水源头。下图左边为西汉水大桥,桥下浑黄色河水系甘肃天水流过来的西汉水,右侧浅绿色河水为发源于秦岭代王山东峪沟的嘉陵江正源,古称故道水。2011年12月,经长江水利委员会论证确认:陕西宝鸡市凤县秦岭代王山东峪沟为嘉陵江正源。

从盛夏到初冬,阿蛮作家不辞辛苦,怀揣着对母亲河的眷念深情,通过实地考察与古代典籍记载相互印证的方式,对历史上留下的嘉陵江众多谜题得出自已的结论,并用《嘉陵十卷》40个章节,从古至今,记叙了穿越陕甘川渝24区县,从秦岭发源的嘉陵江经1345公里奔流,终于来到朝天门与格拉丹冬雪山孕育的万里长江激情相拥,奔入东海的文学画卷。
听完精彩讲座,与会作家们纷纷为阿蛮对母亲河的热爱,不辞辛苦的创作精神大加赞赏,纷纷购书并请他签名留念。

来自铁路系统的作家冯天敏兴奋之余,寥寥几笔,勾勒出阿蛮作家神采奕奕的漫画。
晌午时分,阿蛮长篇纪实散文《嘉陵十卷》新书分享会落下帷幕,那朵揭开嘉陵江母亲河源头迷底的涟漪,在与会作家心中久久未能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