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辙痕
在八十年代的白银氟化盐厂
十年的汗水,浸透工装
齿轮与岁月一同转动
打磨出坚韧的脊梁
回到贫瘠的山沟
先马沟的黄土地上
他成了领路人
从村主任到村支书的路上
脚印深深,写满担当
十年九旱的无奈
机械化也难破困局
苦劳在岁月里沉淀
却换不来富足的希望
乡亲们陆续远走
他的任期也画上句章
兄弟姊妹散落四方
新疆、北京、西吉
各奔前程,书写人生篇章
小妹环环,如温暖的光
在艰难时刻,照亮全家的方向
如今,在新疆的土地上
照料孙子,打份零工
黑窑洞、先马沟已在身后
却总在梦里回响
邵氏佳人的秦腔
曾响彻四邻八村
那欢快的旋律,美丽的过往
永远留在了故乡
成了心底最柔软的念想
忆郭养峰支书半生
曾赴银盐历岁华,十年淬炼绽芳华。
归来故土担村政,辗转升迁意气嘉。
志在脱贫谋富路,心忧旱魃困田家。
铁犁翻尽千重土,甘露难滋万亩麻。
纵使辛劳添白发,终无硕果映流霞。
换届卸任终无悔,岁月蹉跎鬓已花。
兄弟分飞各天涯,戍边商海各为家。
多亏小妹倾囊助,病榻双亲有暖茶。
儿女扎根西域地,老来相伴赴流沙。
黑窑往事心头绕,秦韵余音梦里遐。
遥念先马沟畔月,常思故土垄边蛙。
此生喜乐皆留处,千里魂牵是旧洼。
一、鹧鸪天·郭养峰叹
八十年代氟盐工,十年磨砺志未穷。 回村辗转成主任,青云直上领村中。
山沟旱魃频肆虐,机械空鸣泪满胸。 苦劳虽多功劳少,无奈乡亲迁镇空。
二、满江红·兄弟离散
维峰兵转,留新疆、银峰远去。唯养峰,独守乡土,心牵故里。兄妹环环经商富,双亲病重资财济。叹人生、离合总无常,情难弃。
兄弟散,天涯地。家园远,心相系。念往昔欢乐,黑窑洞里。千里新疆惦故土,秦腔犹响梦魂里。愿余生、安乐度春秋,情依旧。
三、蝶恋花·环环情深
一父两母情难断,环环情深,力撑家危难。大病重灾皆不惧,倾囊相助渡时艰。
兄弟离散各天边,唯妹坚守,情系老家田。千里遥思心相印,秦腔悠扬绕梦间。
四、渔家傲·新疆遥望
撇开窑洞离乡土,新疆照料儿孙苦。零工微酬度朝暮。心念故,秦腔犹在梦中舞。
老婆欢快歌声注,大夫千金情难负。千里家山千里路。常回顾,一生欢乐留乡土。
五、浪淘沙·岁月如歌
岁月转如梭,往事如昨。氟盐工里度蹉跎。回村主任心未改,青云梦多。
兄弟各西东,环环情浓。新疆遥望故土中。秦腔犹响心相印,欢乐无穷。
《长相思三阙》
念故园
山一程,水一程,远赴新疆心未宁。常思先马沟。
风轻轻,月盈盈,梦绕窑洞旧时情。乡音犹在萦。
忆往昔
兄远行,妹离情,独守乡村志未更。岁月转无停。
雨泠泠,夜冥冥,往昔劳碌苦耕耘。功劳谁与评?
盼归期
云飘飘,路迢迢,儿女新疆家已牢。归期何日遥?
思悠悠,恨难消,故土难离情未了。窑洞秦腔绕。
《钗头凤 三阙》
兄弟情
峰连峰,情难断,兄弟三人各分散。新疆远,北京畔,心系家园,梦回先马。盼,盼,盼。
病相缠,妹支援,血浓于水度时难。爱无边,义绵延,秦腔回响,情绕心田。念,念,念。
思故土
沟难越,水难涉,十年九旱贫难解。村中落,志未堕,劳心劳力,却无硕果。错,错,错。
窑洞旧,秦腔奏,欢歌岁月难回首。新疆守,梦常游,故土情深,心系黑沟。愁,愁,愁。
念妻情
洞幽深,情难禁,邵卿秦腔绕梁音。容颜俊,歌声润,欢歌岁月,永驻吾心。吟,吟,吟。
路千里,情难弃,新疆遥望思故里。儿孙伴,身康健,魂牵梦绕,旧岁重现。念,念,念。
《郭养峰小传五则》
其一
《矿工篇》
白银氟盐十春秋,
蓝衫浸透苦汗流。
纵使深谙化学语,
难将旱岭变沃畴。
其二
《治村篇》
铁犁划破旱云黄,
空对青山种渺茫。
换届簿前名姓老,
满沟风雨入行囊。
其三
《手足篇》
天山雁影各西东,
小妹囊金济困穷。
莫道异胞分两母,
化疗单上血相同。
其四
《迁徙篇》
黑窑锁罢向边州,
秦腔犹在梁上浮。
忽见天山新雪落,
错当故土旱云愁。
其五
《暮年篇》
拾穗新疆夕照长,
孙儿笑问旧时光。
指间旱土簌簌落,
散作博峰万点霜。
《摸鱼儿·郭养峰》
怅年年、旱风吹土,荒沟难觅春雨。铁牛空吼焦塬上,谁解穑夫心苦?朝复暮。算只有、秦腔破窑声如虎。韶光暗度。任十载磺烟,半生村政,换得鬓霜驻。
新疆月,偏照离人羁旅。儿孙新垒巢处。煤灯土炕成前梦,争忍旧年重数?休更语。怕提起、环环汇款单边路。陇山渭水。剩一窖酸浆,几畦残韭,夜夜唤归去。
醉高歌·忆先马沟岁月
昔年厂矿奔忙,十载艰辛未忘。归乡又把村职扛,欲解乡亲困状。
奈何旱虐山乡,纵有谋心难畅。人迁村寂岁悠长,旧梦空余怅惘。
醉高歌·念手足情深
弟兄散落西东,小妹撑家意重。双亲病厄危情中,济困全凭凤凤。
离乡远赴疆封,孙绕聊消念忡。闲寻零活度秋冬,总把先马入梦。
醉高歌·怀秦腔旧韵
娇妻妙曲声扬,秦调曾惊四壤。黑窑岁月韵流芳,梦绕魂牵难忘。
今居异域他乡,犹忆村头旧唱。千重山水隔情长,心共乡音荡漾
四块玉·忆昔先马沟
一
黑土窑,十年耗,血汗倾于氟化槽。归来故里村权挑。
雨少凋,地旱焦,穷未消。
二
弟北漂,兄疆靠,小妹商途胜春朝。济危救困恩情ào。
父病疗,母恙调,功甚高。
三
别故巢,新疆ào,孙绕膝前意难抛。秦腔旧韵心头绕。
岁月遥,梦影飘,念未消。
塞上忆故园
十年厂矿铸风华,返哺山乡岁月遐。
欲引甘霖滋瘠土,空劳心力困黄沙。
村墟渐冷人迁远,窑洞长封梦未赊。
遥念秦声穿旧壁,星河万里照天涯。
戍边思旧
戍边兄长守疆陲,远客京华念故篱。
弱妹扶危撑大厦,孤臣沥血报乡梓。
旱魔肆虐田畴瘦,生计维艰老少离。
今日天山遥眺望,乡愁化作雨丝丝。
异乡怀故
天山脚下暂为家,犹忆窑洞岁月嘉。
秦韵声声萦耳畔,乡情缕缕绕心涯。
扶贫未竟身先退,谋富无成鬓已华。
最是难消桑梓念,归期未定数昏鸦。
七月书信
从天山脚下望向西吉
戈壁的风里飘着黑窑洞的记忆
先马沟的旱塬在信纸上龟裂
父亲的病榻,后母的药罐
都被小妹环环的双手托起
八十年代的白银车间
十年光阴磨亮的工号
终究抵不过山沟的十年九旱
机械化的轰鸣碾不破
老天爷攥紧的旱魃掌心
村主任,村支书
那些走家串户的脚印
在空荡的村巷里长出荒草
村民们迁徙的脚步
踩碎了最后一片收成的梦
邵家千金的秦腔
曾是四邻八村的月光
如今在新疆的葡萄架下
哼出的小调 带着黄土的苍凉
每一个拖长的尾音
都在丈量天山到六盘山的距离
孙子的笑靥里
藏着黑窑洞漏下的星光
零工的汗水 滴落在异乡的土地
浇灌着 那株永远种在记忆里
开在七月的荞麦花
在旱塬与戈壁之间
摇曳成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为都市头条的编辑、并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