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题外答网友:1、有网友问,“乡村记忆”专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乡村记忆”专栏有两个版块,即“六汪人文”和“探秘非遗”,“六汪人文”刊发六汪人的作品或六汪题材的作品,包括史料性题材的和文学艺术题材的;“探秘非遗”的文稿,作者与题材各地均可,并不限于六汪地区。2、有网友问:怎么投稿?答:微信投稿,微信号xcjyg666,其中的几个字母是“乡村记忆馆”每个字的首字母。3、有网友问,“乡村记忆”专栏的编者是谁?答:“乡村记忆”专栏的组稿、撰稿、编辑、审核、发布均系日月星辰,每期的文末有编者简介。投稿本专栏发布的文章,作者文责自负。
下面这首词的作者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瓦屋村人。青岛诗词学会会员、六汪文联副秘书长、双珠诗社副秘书长。擅长诗词歌赋。
珠山樵夫
胶水之滨,柏乡沃土,薯业新篇。看千畴翻浪,银龙起舞;万株凝翠,金豆摇欢。科技兴农,智能播种,机械穿梭天地宽。凭科技,保丰收品质,岁岁仓圆。
刘君率众攻坚,引合作、联农富路延。订产销契约,无忧销路;施帮扶策,有靠源泉。专利加身,殊荣满架,破浪扬帆志愈坚。期来日,展精深加工,再续新篇。
青岛胶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8 年 4 月,位于现六汪镇柏乡村,现有社员 158 人(核心成员 14 人),带动六汪、宝山、铁山、诸城市林家村等镇街 5400 多农户,种植面积 1.2 万亩,年生产商品薯 2.4 万吨。2024 年实现销售收入 4400 多万元,利润 300 万元,助农增收 2600 多万元,社员人均分配 1.5 万元。合作社理事长刘国栋。
合作社自 1998 年引进大西洋马铃薯品种,2008 年与美国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实行 “五统一” 种植模式(统一标准供种、播种、肥药使用、除草管理、收购标准),以订单形式签订合同,走 “产业基地化、农业社会化、管理标准化” 道路。种植上推行 “4U” 标准法,起垅、播种、收获等实现机械化,日均种植 1000 亩,按无公害标准管理。技术创新,2017 年获复合肥物料搅拌乳化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23 年 “炸片专用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项目获山东省科技兴农一等奖;推广 “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监测” 技术。累计投入 960 万元建成 5000 吨恒温库、200 平方米农资仓库及加工厂等,年节约人工成本 96 万元,生产效率提高 40%。获 “国家级合作社”“青岛市明星合作社” 等荣誉。

本栏编者专访合作社理事长刘国栋(左),2025年6月24日摄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