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思维”能让人走得更远
一生守护
七月的南方某都市,宛如被一只无形的手,浸泡在连绵不绝的雨水之中。高耸的楼群间,沥青路面已积满大小不一的水洼,深深浅浅地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像一条河沟,又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透着几分意境,还有惆怅与清冷。
刚停歇的大雨,让十字路口、公交站台沦为浅浅的“池塘”。行人裹着湿透的裤管,在车流的空隙间小心翼翼地前行。一个个的那种模样,宛如在水泽中踽踽跋涉的水鸟,孤独而又无助;电动车犹如一条条缓慢的溪流,贴着路缘石缓缓淌过,雨衣包裹下的身影,透出几分仓惶和急促,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又似在躲避这无情的雨水。
忽然,一辆轿车如脱缰的野马般急驰而来,毫无顾忌地碾过路中央的一潭潭深水。“哗”的一声,浊浪陡起,如一头愤怒的野兽,劈头盖脸地浇向候车的一群身影。湿透的惊呼还来不及发出,那银色的车身早已卷着水雾绝尘而去,只留下几个抹着满身脏水的人影,呆呆地、无奈地站立在站台上候车,狼狈得如同泥塑木偶。再看他满身的污水沿着鬓角发梢淌落,渗入衣领,又冷又黏,连同那窝囊的愤怒,一起无情地渗进皮肉骨头,让人满心的无奈与愤懑。
再抬眼望去,水路上还时不时有刺耳的刹车声、飞溅的泥汤、车尾喷吐的气息……街道仿佛变成了一面明镜,清清楚楚地映照出车中人的灵魂轮廓。有的人,在水洼前早早减速,轮胎轻触水面,只漾起圈圈细微的涟漪,仿佛怕惊扰了这水中的宁静;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将车靠近中央隔离带,尽力为两轮车和行人留出干爽的地界,那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与尊重。而另一些人,对所有行人视而不见,油门狠狠踏下,仿佛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拥有一个能碾开所有阻碍的钢铁车轮,那嚣张的气焰,如同黑暗中的幽灵,让人心生厌恶。
那种无德之人的车轮碾过积水而掀起的泥浪中,每一滴飞溅向着路人激喷的污泥浊水,仿佛都刻着飞驰者自己的名字。它短暂地消失在阳光与水汽里,却如同一个悄无声息的循环记号,终将在漫长路途的某次弯转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归来叩问车窗。命运就像这条雨路,所有溅起的尘泥水污,其实都环绕着自己旋转了一个隐形的圈,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人世间,每个人都是过客。在匆匆行路人海中,彼此擦肩或驻足不过须臾。但就在这短暂的交会中,如何应对他人的行路之便,早已悄然锚定了各自航程的远近。遥想当年,范仲淹散尽俸禄,置下千亩义田,心中所忧虑的,是身后族人的生息。这深埋于岁月土壤的良善种子,在八百年的时光里发芽抽枝。它不仅哺育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妇,让他们在困境中有了依靠;更支撑着后世范氏子孙一批批迈进科举考场,金榜题名者累计近百之众,数代文脉连绵不绝。这份“余庆”并非天降恩赐,恰是先人曾洒向人间的汗水与仁心,被岁月蒸腾聚拢,最终化为甘霖洒回了本家的苗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范氏后人。
我非崇洋媚外之人,但东洋的日本人稻盛和夫却让我敬仰。在激流汹涌的时代潮头,稻盛和夫接手了沉没在即的日航航母。当时,公司内外无人看好,仿佛这是一艘注定要沉入海底的巨轮。然而,他却坚信唯有守护每一个员工的生计,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真正托起这艘巨轮。他削减自己的薪俸,与管理层一同走入机舱、票务一线,把“为员工谋福”镌刻在每一次决策里。短短三年,绝境中的日航竟奇迹般重生。数万个家庭免于破碎的阴影,稻盛和夫以利他人之心点亮的火把,不仅照亮了万人归家的雨夜长路,更在无形中为自己的经营哲思树立了一座不朽的航海灯塔,指引着无数人在商业的海洋中前行。
与此同时,我也反观故乡小镇的旧事:一家姓胡的厂主,曾富甲一方,出行必坐名车,家宅森严紧闭,仿佛一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城堡。修路过界、排渠占线,他处处与左邻右舍争蝇头小利,那贪婪的模样,如同一只守着骨头的恶犬;遇邻人求助,常斥骂“晦气”,铁门关闭得又快又响,仿佛要隔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数年后,产业凋敝,他病倒门前,欲讨杯水却无人应门。昔日被他铁门挡在外的眼神,此刻透过每一扇紧闭的门窗冷冷回望。待收债之人踏破门槛,才发现他已在一室霉味十足的阴凉房间中早已断气。这便是“积不善”之报应。此地酷似孤清狭窄的死巷,连一点回响都没有的余音,只剩下沉重的“余殃”,压垮了最后一口呼吸。
积善如铺路,每一步善意的积累,都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铺下一块坚实的砖石,余庆就在前行的步伐里,等待着我们去收获;积恶若挖坑,每一次恶念的滋生,都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挖下一个深深的陷阱,余殃终将绊跌自己的脚步,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与困境。
此时的我,虽还在思绪万千,但已见雨点暂歇,我走过另一条路,只见市政车停在路口,抽水机的轰隆声填满了积水深坑。水龙带在工人手中蜿蜒扭动,如一条活物贪婪地吮吸着浑浊的积涝,黄汤急急退去,露出湿漉漉的本色柏油。那橘黄色工装的身影在水汽蒸腾里忙碌着,头发尽湿粘在额角,卷起的裤脚滴着浑浊的水珠。
“师傅,这雨歇了,水早晚不是也会干的?”我忍不住隔街相问。
那人直起身,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和水迹,声音嗡嗡带着疲惫穿透水汽:“排得快些,就少几个人滑跤啊。”他又俯下身去,调试着水管的方向,“路上堵水、人车争道、摔个骨折进医院……这都是麻烦。我们抽走一点浑水,就能少添这些‘麻烦’。路顺了,大家心也顺些。”机器轰鸣淹没了他后面的话音,但那弯腰的身影似乎比刚才更清晰。他所抽去的每一坑浊水,清出的是众人眼前的路面,也无形中为自己来日归途的清朗,抽走了一滩可能的泥泞。
我们走在都市中长路,每个人都不过彼此交错的行者。每一次为电单车减速的善意,每一滴你曾克制未曾溅起的污水,都如同悄无声息投出的种子,会在某一个路口、某个转角处破土而出。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它可能化为一枚路标,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还可能化为一段平坦,让你走得更加稳健;甚至可能化为一双递来遮雨的臂膀,给你温暖与力量。
这就是“利他思维”深埋于现实沃土的力量,它不在口号里,而在每一次车轮轻转的犹豫之间,在你避开水洼的细微抉择之中。
若每个人的心中都装着一把无形之伞,愿为他人遮一遮雨,那么漫长的人生行路,便处处都能遇见晴朗的天光。当善意在车轮转动间悄然生发,再长的雨季里,你也终会在泥泞道路的尽头,望见真正的晴空!那晴空,如同“利他思维”绽放出的璀璨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黄蓓蓓 文长海 韦天喜 江开华
副社长:李运德 孙炎宏 李席林 杨爱国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廖明东 胡自立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执行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虹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虹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紫燕 心太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