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松翠 李成魁摄影报道)
在七一前夕,平顶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三位工作人员踏入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眼前的景象令人倍感振奋。在党支部书记王朝臣的带领下,一群退役军人充分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全力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特色品牌。
他们利用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员群众教育工作,大力弘扬革命精神,致力于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精心建设美丽乡村。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皂角树村的多项工作成功迈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依托红色旧址,打造精神高地
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静静地坐落在皂角树村北张庄。1948年4月底至11月中旬这段波澜壮阔的时期,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司令部移驻于此。
他们运筹帷幄,逐鹿中原,积极创办中原大学和中原军政大学,精心指挥了宛西、宛东、开封、睢杞、襄樊、郑州、桐柏江汉等战役,成功建立并巩固了中原根据地,还精心筹划并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宏伟序幕,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段烽火岁月里,宝丰县有14700余人踊跃参军,为了国家和人民,260余人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这片土地上永不磨灭的记忆。皂角树村由皂角树、北张庄、邢庄3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为了让这块红色基地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皂角树村获得了4500万元的投资,运用到旧址的修缮和建设中。先后对司令部旧址的7栋古建筑进行了精心修缮,对正房、哨楼等8栋建筑进行了修复重建,还广泛征集了189件民俗藏品,丰富了展览内容。2019年5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向世人展示那段珍贵的历史。此后,又投资400余万元建成红色教育政治体验馆,成为退役军人和党员群众的教育基地。在这里,退役军人通过观看历史影像、研读珍贵文献、回顾战争年代的艰苦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真切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如此,皂角树村还与县委党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党员培训工作;同时广泛接纳社会各界人员,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2024年,这里接待研学游团队24个,接待学生30000人次,接待游客11万多人次,成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
2016年,这里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还被国家、河南省老促会和省党研室联合命名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第六批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此外,这里还是宝丰县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平顶山市“红领巾寻访”实践教育基地、平顶山市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平顶山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众多的荣誉称号和教育基地的挂牌,彰显了其在红色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国家老促会会长支树平、王建,上将戚建国,以及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等领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达之女李彤研先后前来参观学习。 党建引领发展,老兵模范带头
1960年出生的王朝臣,在2018年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着军人的本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王朝臣深知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他积极团结党支部“一班人”,全力以赴加强支部建设。他带领村“两委”及监委班子制定了严明的纪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规章,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每月,他都会定期组织党员学习,严格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将广大党员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在村级事务管理中,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村级事务公开、公正、公平,引导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还完善村规民约,实行村干部在村室坐班制度和党群服务站值班制度,让村民随时都能找到办事的人。党员和退役军人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彻底改变了过去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尴尬局面。皂角树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先后涌现出了抗日英雄徐宝,抗美援朝英雄王运行、李天水,对越自卫还击战英雄王东林等。皂角树村退役军人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站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工作。他们邀请英雄模范作报告,用英雄们的事迹教育群众,激发大家建设家乡的热情。在服务站的带领下,退役军人群体、基干民兵和群众,在抢险救灾、疫情抗击等关键时刻,总是身先士卒,不畏困难,敢于担当,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的行动成为了村民们的榜样。“王书记,你们禁烧辛苦了,我来看看大家。”2025年5月26日上午,96岁的李天水在家人的陪同下带着纯净水、方便面、西瓜等物资,来到该村禁烧指挥部慰问禁烧一线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一辈革命者对“三夏”生产的关注与支持。慰问间隙,李天水老人向镇、村禁烧队员回忆起抗美援朝战场的峥嵘岁月。他说:“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连烧火取暖都要精打细算,如今国家强调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王朝臣动情地说:“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你们守护的是国家主权,今天惦念的是家乡的‘三夏’生产,都是为子孙后代谋幸福呀!”
在党建的引领下,皂角树村的风气焕然一新,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成为乡村建设中最坚实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王朝臣先后荣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个人三等功,荣获平顶山市“最美退役军人”、“五星级党支部书记”称号,并当选为宝丰县人大代表、平顶山市党代表,的荣誉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皂角树村发展的见证。
产业带动致富,建设美丽家园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先后多方引进资金28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村里打了90米以上的深井32眼,安装变压器10台,完善了整套灌溉设施,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稳定的电力保障;
拓宽硬化生产道路7.8公里,对7条道路进行了升级,铺设柏油路3814.36平方米,道路硬化2335平方米,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开通了由县城新汽车站到皂角树村的5路红色公交线路。此外,村里还铺设了下水管道,竖立了村石村标,打造了8个游园,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戏剧小院和凉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如今的皂角树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犹如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皂角树村荣获宝丰县十大美丽乡村称号,并获得奖金90万元,这是对村庄环境建设的高度肯定。皂角树村充分发挥自身的红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在原有农家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餐饮、民宿、采摘、农活体验等综合体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还提高了农户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9万元。
曾经落后的老区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成为一个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里的红色文化和乡村风情。凭借着在乡村振兴、文明建设和卫生治理等方面的出色表现,皂角树村先后荣获宝丰县乡村振兴先进村、文明村,以及省级卫生村荣誉称号。皂角树村北张庄更是荣获“国家级传统村落”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皂角树村退役军人与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村庄发展的新起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皂角树村将继续秉承红色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感谢宝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皂角树村提供照片)
2025.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