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颂 文/杨彩虹
巍巍秦岭,横卧于中华大地,宛如一条巨龙,自西向东绵延千里。它是中国的中央山脉,是华夏文明的脊梁,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无尽宝藏。秦岭,以其雄浑的气势、丰富的生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赞歌。
秦岭的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它高耸入云,山峦起伏,群峰竞秀。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山顶终年积雪,银装素裹,如同一位威严的巨人,俯瞰着大地。山间云雾缭绕,如仙境般缥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峰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间峡谷幽深,溪流潺潺,瀑布飞泻,水声轰鸣,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山谷之间。秦岭的山峰或险峻,或秀丽,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有的山峰如利剑般直插云霄,令人望而生畏;有的山峰则圆润如玉,宛如温柔的少女,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秦岭不仅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更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大自然的宝库。这里植被繁茂,种类繁多,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山脚处是郁郁葱葱的阔叶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为大地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空。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逐渐过渡到针阔混交林,松柏挺立,与阔叶树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再往上,便是茂密的针叶林,松涛阵阵,如同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在秦岭的高山草甸上,绿草如茵,野花烂漫,牛羊成群,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秦岭还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在山林间自由穿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成为秦岭生态系统的瑰宝。秦岭的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海绵,吸收着雨水,调节着河流的水量,为周边地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资源。秦岭的生态之美,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秦岭不仅是一座自然的宝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秦岭的脚下,诞生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古老的周人在这里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开创了礼乐制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秦岭见证了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的辉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驰道,其中一条便穿越了秦岭,连接了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岭的古栈道,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的见证。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古栈道,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些古栈道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他们用双手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条通道,为古代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岭的古道上,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篇。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描绘了秦岭古道的险峻和壮美;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这些诗篇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秦岭不仅是中国的地理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秦岭的山峰高耸入云,但它的生长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和地质变迁,才形成了今天的壮丽景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写照。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但始终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断发展壮大。秦岭也代表着包容开放的精神。它横跨多个省份,连接着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动力。
秦岭,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是大自然的杰作,你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你以雄伟的身姿屹立在中华大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你以丰富的生态资源滋养着万物,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你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秦岭,你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赞歌,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恩泽,保护你的美丽,传承你的精神。
作者简介:杨彩虹,女,网名紫枫梦蝶。70后,宁夏西吉人,现居红寺堡。作品刊于《诗选刊》《大观》《太阳阁》《中原石油报》《宁夏日报》《六盘山》《散文诗年鉴》《巴音河》《葫芦河》《贺兰》等报刊。曾获“中国枣都诗人年度人物”二等奖、宁夏散文诗征文二等奖。“首届木兰书院”农耕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散文诗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一袭虹》,诗集《风吹过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