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春梅
时光如飞速旋转的车轮,磨平和碾压了岁月,但总有一处心痕烙印其上历久弥新。小时候除了过春节、过生日,最盼的就是过六一儿童节啦!因为那时的六一之前一天都要进行全校或者全镇域运动会,非常热闹,而且父母还会特意给做一些好吃的,再带点好吃的,还会给些钱能买一些心仪的东西。
我小时候基本上是班里个子小的,但是我走路的速度特别快,有不少同学管我叫“飞毛腿”。记得刚上学那段时间有一个比我高一头的大长腿女生住在我家附近,我们每天上学都要走同一条道,有一天那个女生在后面喊我,往后仰仰头缓口气,很累的样子,然后如释重负的说:“哎哟我的天啊,你走的真太快了,我每天上学都看到你在我前面,可是足足追了你一个多月,今天总算能追上你啦”,我那时还很惊讶不好意思的说:“真不知道呀”。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虽然学习成绩经常在班里考第一,可能不如高个同学腿长,体育运动方面总感觉比别人差一些。每次儿童节运动会都有跑赛的项目,我其实非常喜欢,但老师每次都让个子高的参加,运动会主要是跑和跳的、还有打大鼓和小鼓的,还有拔河比赛等,因为身大力不亏,我也很自觉的不去争取,除非是班级有全班体操表演,其他于我就无缘了,令我非常遗憾。每次运动会我都只能是穿着和他们一样的服装,一般是白半袖,蓝裤子,白鞋做兴高采烈的助阵观众。
我家有副大铜欻,虽然非常沉重,但每次开运动会我一定要带到现场。
特别是比赛进行的非常激烈时锣鼓喧天的,我都兴奋得双手各持一片镲叶使劲儿的对击,发出清脆又极其响亮震撼的声音,增强会场的节奏感的同时,气氛更高涨,那时心情无比的激动,不少同学都羡慕我有这样的乐器,有时我也借给他们玩一会儿。等到三年和四年级的时候,赶上全校和全区域的大型运动会,我就会不断的写运动场的竞赛宣传助力稿——一些合辙押韵鼓舞人心的打油诗,由老师审阅后交给主席台,于是不时就会有我的来稿被大广播喇叭播发出来,每次都会播放10多个我写的稿,那就更激昂澎湃,甜蜜的荣耀在心里荡漾。
等到五年级的时候,国家教育政策发生变化。小学由五年制改到六年制,我们那学年组本来是三个班的,到五年级的时候就要择优录取拔出一个快班,读到五年级小学毕业上初中,而学习稍差一点的要多读一年,六年级才小学毕业,我自然是分到了快班。那时候小学每个学年成绩如果不合格,还是实行蹲级制的,所以要是学习不努力,考初中时成绩不及格还是不能上初中的。所以到那年六一的时候,因为要考初中了,为了不影响我们学习,也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我们就不能有什么比赛和运动项目参加运动会了。平时不能浪费太多时间的训练,所以就让我们简单练练打大旗。直到真正练的时候才知道这差事虽然不是那么费精力和时间,但是打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挺难的。必须两手臂伸直,上下保持一定的间距紧握住旗杆,时刻让大旗保持直立,就这么来回的举着旗练习,不久以后就感觉两臂酸痛了,但我做事非常认真,尽最大努力让姿势和力度达标,所以就特别累。为了队伍的形象也练了好长时间,辛苦自不用提了。开运动会那天我们班都穿的白衣服、白裤子、白鞋,戴着白手套,腰板拔溜直,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还得注意横、竖排看齐,雄赳赳气昂昂的打着大红旗做前导队,看那么多观众投来欣赏和羡慕的目光,在那种活跃又喜庆的的气氛中倍感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