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竹岭往事》
作者:杨廷付
在赣鄂两省交界处,有一座不高却满是故事的山岗——苦竹岭。它不仅见证过战火纷飞的壮烈,也承载着我青春岁月里难忘的回忆。
当年,山脊有一坳口,用麻石砌成了拱形关隘,坳口下方还另有一拱形关隘,两道石拱如铁铸的眉骨,斜挑在岭脊与坡谷之间。川军军长杨汉域率领将士在此与日军激战时,这两道麻石关隘成了天然的屏障。那些来自四川的热血男儿,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在这山岭间与敌人殊死搏斗。苦竹岭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与鲜血。茂密的竹林曾为战士们提供掩护,呼啸的山风仿佛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而那两道拱形关隘的麻石缝里,至今似乎还嵌着弹壳的余温。
最终,川军将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大败日军。胜利之后,杨汉域军长在岭上一块大型麻石上刻上题字,苍劲的字迹至今清晰可辨——“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蜀人杨汉域率精卒五千大破倭寇于此”。那笔力沉雄的刻痕嵌进石骨,像是给山岭烙下了永不褪色的勋章,让苦竹岭从此成为一座英雄之岭。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连同麻石上的题字与两道拱关,至今仍在两省百姓的口中传颂。
到了80年代,苦竹岭又成了我与好友胡天义谋生的战场。那时的我俩,年轻力壮,为了生计,每天都要肩挑木材翻越这座山岭。天还未亮,我们就扛着沉重的木材出发,木材压在肩头,生疼生疼的,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麻石铺垫的台阶路被无数双脚打磨得发亮,映着我汗湿的倒影。但每当路过那块刻着题字的麻石,便会想起当年川军在此战斗的场景——与他们相比,我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这样想着,便又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路上,我常常与同样贩运木材的乡亲结伴。休息时,大家总爱坐在拱形关隘的石墙旁,听老一辈人讲当年川军打仗的故事。阳光透过竹叶洒在石面上,那些刻痕与关隘的拱顶便泛着青灰色的光,像一段凝固的历史在低声诉说。有时风过竹林,沙沙声与远处山涧的流水声交织,恍惚间,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战士们冲过拱关时的呐喊。
如今,苦竹岭早已换了模样,但岭上那块刻着题字的麻石依旧矗立,两道拱形关隘的麻石缝里还长着倔强的青草。每当想起那段往事,心中依然感慨万千。它是
英雄用热血刻下印记的山岭,是承载着我青春汗水的山岭,更是一座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山岭。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麻石上的字迹与拱关的轮廓,都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2025年6月30日
作者简介:杨廷付,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1月,修水人。田间劳作间隙握笔,以粗粝手掌写乡土记忆,处女作初投报刊,字里行间浸着泥土味的文学梦。《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