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膛与胸膛(外一首)
文/夏明智
枪膛喷吐死亡的火焰,
胸膛却托起生命的尊严。
黄继光跃向碉堡的烈焰,
许家朋用胸膛铸就盾牌,
李家发负伤前行的身影——
他们以热血浇灌和平的春天。
当子弹撕裂长空的刹那,
胸膛化作不朽的山岳。
非鲁莽亦非愚顽,
是对战友最深的眷恋,
对祖国最重的诺言。
这胸膛里跃动的,
是比枪膛更炽烈的信念。
它令侵略者胆寒,
让后来者铭记:
有些重量,永胜生命。
正如东坡笔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这些英雄用血肉之躯证明——
真正的英雄主义,
是洞悉战争残酷后,
仍选择以胸膛迎向枪膛。
冰雪与钢铁
——致长津湖的冰雕连
文/夏明智
一、冰封的屋脊
盖马高原在1950年的冬天低吼,
零下四十度,连风都结成冰刃。
长津湖——这名字多温柔啊,
像母亲河蜿蜒的腰身,
此刻却冻成一把青铜锁,
扼住十万将士的咽喉。
美军陆战队员波奇的温度计疯了,
-54℃,比南极更凛冽的审判。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队缩在帐篷里,
斯大林格勒的士兵搓着冻僵的手,
而这里,中国士兵正用单衣丈量雪原,
胶鞋底与冰层的摩擦声,
像大地在缝合自己的伤口。
二、钢铁的口袋
彭德怀在地图前画一个圈,
“诱敌深入”——这古老的棋局,
在朝鲜的冰原上重新开盘。
九兵团的火车穿过山东的夜色,
士兵们还以为要去解放台岛,
直到睫毛结满霜花,
才明白命运把他们扔进了炼狱。
陆战一师的烤火鸡香气飘过山脊,
防水靴里凝结着冰冷的汗水;
志愿军的干粮袋里只有雪,
棉被裹着三个活人就是暖炉。
波奇看见一个中国兵倒下,
“他的睫毛像冰凌一样脆,”
可下一秒,那具“冰雕”突然扣动了扳机——
原来死亡也会开枪。
三、冰与火的叙事诗
北极熊团的旗帜插在柳潭里,
志愿军的刺刀挑破感恩节的火鸡。
美军用炮弹丈量阵地,
志愿军用冻僵的手扔手榴弹。
当水门桥第三次被炸断,
史密斯将军望着对岸的寂静:
“上帝啊,那些中国兵……”
——129具冰雕,枪口依然固执地指向南方。
宋时轮在回忆录里写:
“比长征更苦的是长津湖。”
可他没写,有个小战士的口袋里,
还揣着没寄出的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冰雪记得,那支爬行的连队,
如何用坏死的双腿,
爬向胜利的方向。
四、和平的注脚
如今兴南港的浪花依旧,
水门桥的钢梁锈蚀成诗。
有人问:这场仗值得吗?
看看板门店的签字笔吧——
它蘸的不是墨水,
是长津湖的雪,
是冰雕连睫毛上的霜,
是十五万年轻灵魂燃烧的光。
当我们在暖气房里抱怨寒冬,
请记住:有些温暖/必须用生命去凝固成永恒
就像那座凝固的湖,
至今仍在讲述:
钢铁会融化,
而信念——
永远在冰点之上沸腾。
【夏明智简介】
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作家网》认证诗人,笔名郧西人。1963年生于湖北郧西老北街,现居武汉。系清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
长期深耕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安徽诗歌》《当代文学》《帝乡文学》《三江文学·古诗词刊》《北京头条》《经典文学社》《远阳文学》《紫色文学》《阜颖文学社》《清风世界文学》《诗词文化长廊》等数十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并入选《中外诗人》个人作品专辑。 二0二五年“辽河源杯”诗词大赛荣获二等奖, 第五届“盛世华诞•献礼袓国”锦绣华章文学奖荣获三等奖等荣誉。
其二十一首诗词先后被"中国文化进万家书画艺术中心"及"中国集邮宣传中心网"收录,由中国邮政权威发行,以诗墨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