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盛夏,赤日炎炎,铄石流金,天地若炉。
暑气蒸腾之际,万物皆困于溽热,人亦烦懑难安。
然智者之道,在于寻得清凉之境,
以达爽心静心之境,此乃夏日之至乐也。
寻幽于山林之间,茂林修竹,方知清凉别有洞天。
苍松翠柏,亭亭如盖,枝叶交错,蔽日成荫。漫步其间,清风徐来,穿林打叶,簌簌作响。
林间清泉,潺潺而流,泠泠之声,悦耳动听。
掬一捧清泉,凉意沁入肌肤,暑气顿消;饮一口甘泉,清甜直抵心脾,烦忧尽散。
《淮南子》有言:“清凉者,天之高也;暑热者,天之低也。”
置身于此,仿若远离尘嚣,
与天地相融,心自宁静,神自清爽。
若不得远游山林,亦可于庭院之中,营造清凉之趣。
设一竹榻,铺以凉席,卧于其上,仰观白云悠悠,俯察草木欣欣。
置一瓷碗,盛以新摘之瓜果,或西瓜之红瓤黑籽,或葡萄之紫珠晶莹,入口清凉,甘甜多汁。
再煮一壶新茶,取龙井之清香,或碧螺春之淡雅,沸水冲泡,雾气袅袅。细啜慢饮,茶香四溢,舌尖回甘,燥热渐退,心亦随之沉静。
古人云:“心静自然凉。”当此之时,虽身处炎夏,却能于方寸之间,寻得一片清凉之境,爽心而静心。
更有夜游之趣,可消夏夜之暑。待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繁星点点,夜色渐浓。漫步于湖畔河边,微风拂面,水波荡漾,月光洒在水面,银光粼粼。远处蛙声阵阵,近处虫鸣唧唧,宛如一曲自然之乐章。此时此景,身心俱畅,暑气全消,唯有宁静与惬意萦绕心间。《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夜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此等悠然之境,虽不可复刻,然于夏夜寻得片刻之闲适,亦足慰心怀。
夏日虽热,然清凉之境无处不在,爽心静心之道亦存乎一心。或寄情山水,或安享庭院,或夜游赏景,皆可寻得清凉之乐。愿吾辈皆能于炎炎夏日,觅得一方清凉,以达爽心静心之境,不负夏日好时光。
(作者:卢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