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星空中,“有厚度”是一颗闪耀却又深邃的星辰。它不似表面光鲜的流星转瞬即逝,而是如恒星般散发着持久而温暖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有厚度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以文化为根基、以心灵为土壤、以实践为养分,精心培育出具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强大生命力量的个体,它是教育的本质回归与理想追求。
文化浸润是有厚度教育的根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教育的灵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教育过程,能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在多元的文化中开阔视野。例如,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让学生背诵古诗词,更深入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与诗人的精神境界。当学生读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时,传统文化的种子便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引入世界优秀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培养包容与开放的胸怀,使他们站在文化的高地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认知。
心灵滋养是有厚度教育的核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与成长需求。有厚度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情感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与知心朋友。当学生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肯定与赞美。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活动、团队建设等,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拥有健康而强大的内心世界。
实践体验是有厚度教育的重要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能力与素养。有厚度的教育打破课堂的局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责任与担当;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神奇。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能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感悟,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做有厚度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它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深厚的情怀去感染学生;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打破功利化的教育倾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文化底蕴、人文关怀与实践机会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知识基础,又有丰富精神世界;既能适应社会发展,又能坚守内心本真的时代新人,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生命、照亮未来的火炬。
作者:郭丽(孟子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