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751期
俞果:于笔墨间勾勒诗意与艺术的边界
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广袤星空中,俞果无疑是一颗散发着独特光芒的星辰。她以对书法艺术的赤诚热爱与不懈探索,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其作品犹如一篇篇无声的诗章,在宣纸上缓缓铺陈,诉说着书法艺术的深邃魅力。
扎根传统,深掘书法之基
俞果深知,传统是书法艺术的根脉。从初涉书法之始,她便一头扎进传统经典碑帖的浩瀚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在对“二王”书法的研习中,她沉醉于其飘逸潇洒的笔意与灵动秀美的字体结构,努力探寻晋人书法中所蕴含的“神韵”。那行云流水般的用笔,似有一股无形的气韵在字里行间自然流转,为她的书法注入了灵动的气息。
对于唐楷的严谨法度,俞果更是一丝不苟地钻研。颜真卿楷书的雄浑大气、欧阳询楷书的险劲精妙,都成为她反复临摹与揣摩的对象。她从颜楷中领悟到笔画的厚重与力量感,从欧楷里学到了结构的精准与巧妙,使得她的书法在笔画的书写上更加扎实有力,在字体的架构上更加端庄稳重。无论是点画的起承转合,还是字形的大小错落,都体现出她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
诗墨交融,营造独特意境
俞果的书法作品,常常以古典诗词为创作内容,尤其是唐诗。在她看来,唐诗的深邃意境与书法的笔墨韵味有着天然的契合。当她提笔书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时,仿佛与诗人李白一同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送别场景之中。
她通过巧妙的用笔和墨色变化,将诗句中的情感与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起笔时,墨色稍浓,似在勾勒送别的凝重氛围;行笔过程中,墨色逐渐变淡,如同那渐行渐远的孤帆,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怅惘的意境;收笔处,笔锋轻轻提起,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墨痕,恰似那萦绕心头的离情别绪,久久不散。
她的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也极为精妙。或疏朗开阔,给人以空灵悠远之感,如同唐诗中那广袤无垠的天地;或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就像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种诗与墨的完美交融,使得她的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情感与意境的传递,让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唐诗的魅力。
创新求变,拓展艺术边界
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俞果并不满足于现状,她积极探索书法艺术的创新之路。她尝试将现代艺术的一些元素融入到书法创作中,以拓展书法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空间。
在形式上,她打破传统书法的单一布局模式,采用一些新颖的构图方式。比如,将书法作品与绘画元素相结合,让书法与绘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她还尝试运用不同质地的纸张和笔墨,来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有时候,她会选择粗糙的宣纸,利用其吸墨性强的特点,使墨色在纸上自然渗透、晕染,产生一种朦胧而富有韵味的视觉效果;有时候,她又会选用细腻的丝绸,让书法作品在丝绸的映衬下显得更加优雅高贵。
在风格上,她不断尝试突破自我,从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文化中汲取灵感。她将西方艺术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既具有东方韵味又带有现代气息的独特风格。这种创新求变的精神,让她的书法作品在当代书法艺术领域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传承使命,引领文化风尚
作为一名书法家,俞果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的使命。她不仅专注于个人的艺术创作,还积极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在她的课堂上,她耐心地向学生们传授书法技巧,讲解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她还经常参加各种书法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与其他书法家的交流互动,传播书法艺术的魅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喜爱书法,让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俞果以她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坐标。她的书法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又是对当代艺术的积极回应。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她将继续以笔为舟,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破浪前行,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书写更加辉煌的艺术篇章。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主席: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成员:梦如诗、李希勇、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二、顾问委员会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唐连明、晨曦
三、编辑部(主播部)
总编:梦如诗
副总编: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音频总监:艳阳天
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