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润春苗,西海固作家与文学少年手牵手”志愿服务活动仪式上的发言
文:钟 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爱心人士,各位家长,可爱的孩子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5月底,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了“西海固文学”研讨会,西海固文学上升到国家层面,这在全国具有特殊意义,体现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格局。此后,有关西海固文学助力活动接连举办,使西海固文学成为宁夏官方重视、大众关注、职能部门着力培植的文明之花,遍地开放。今天,西海固作家与文学少年手牵手志愿服务活动以别开生面的形式隆重举行,为文学六月活动月增添了一束鲜活的光彩,我作为此次活动的倡导者,站在这光辉的台面上,发表感慨,心里别提有多激动。首先,我要代表我的学员们向这次有益活动的主办方——市关工委、文联、作协表示由衷地感谢:感谢你们有如此大美情怀,为热心文学的青少年搭建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提升平台,这个平台是文学爱好者通向文学殿堂的阶梯,通过这个阶梯,他们会以坚毅的步伐步入文学高原,进而攀登文学高峰!这应当是宁夏全区首创,也是全国先例。我们的小朋友是幸运的! 下面,我按照活动安排,将我们钟声文学工作室培养文学少年的相关情况作以汇报,敬请检阅指导。钟声文学工作室始建于2018年,2021年冬有了固定场所,工作步入正轨。我们的宗旨是: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读书风尚,解决作文困扰,培养文学人才。实际是义务辅导有志于文学的青少年。 自2021年以来,采取线上线下辅导的形式,招收学员80多名,命题作文260题(每周一题)。据不完全统计,共完成作文1630多篇,仅批改点评文字就达近40万。目前有将近一半人完成了20篇作文,领到了结业证书,完成作文最多者89篇,先后有23人被固原市作协吸收为会员,5人加入宁夏作协成为会员;14人的21篇习作在《宁夏法制报》《固原日报》和《原州》杂志发表,25人的作品在固原广播电台广播,在微信平台发布学员作品460期。
与此同时,举办萧关读书会、春晖读书会、喜迎二十大读书会、助残读书会、学雷锋、庆三八读书会10多场,组织学员诵读中华文学经典和他们自己的优秀作品。还组织部分学员参加了原州区教体局举办的“赓结红色血脉,红色故事人人讲”主题征文,9人参赛,有5人获得二、三等奖。为了消除写作的枯燥乏味,我们寓教于乐,将有关红色经典和学员自己的作品改编为情景剧、课本剧,组织学员排演。这些作品有《红军粉》《六盘山,英雄的山》《盼月圆》《一个鸡蛋的故事》《我当了一次代理班长》和快板书《关心下一代》等。
我们的有效努力,换来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有些孩子由起初的排斥作文到热爱写作,由不会写作到渐次进入写作状态,由胆小怕事,到大胆发言、表演,我们觉得付出值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文学之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天的场面很温馨,相信会在西海固的大地上留下深刻的记忆,我们的孩子会在成长过程感受到浓浓的情意!加油吧,孩子们!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作者简介
火仲舫:笔名钟声、钟之声。原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宁夏文学院、《长篇小说》杂志签约作家。创作出版有《花旦》《土堡风云》《柳毅传奇》《浪子吟》《大河东流》《西夏殇》《中国人在美国》《花儿常开》《牛》《伟大的征程》等10部12卷长篇文学作品和《凤凰泉》《黄土情》《西吉风景线》《飞翔的情绪》《奔放的旅程》《诗意人生》《超越梦想》《“花旦”论》《红星照耀将台堡》等作品集;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文学评论、剧本(舞台及影视剧),门类多样化,数量颇丰,达到22部500万字。其中秦腔电视剧《三姊妹》获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近80万字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花旦》影响深远,被誉为“大西北民俗宝库”“宁夏的《白鹿原》”“西部近现代乡村缩影”“表现秦腔的扛鼎之作”。获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最佳影视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