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4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如磐映照山河。从南湖红船的星火燎原,到新时代巨轮的破浪前行,中国共产党以信仰为舵、以人民为帆,在104年的岁月里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艺术,作为时代的镜像与心声,始终与党和人民的命运同频共振——它用画笔勾勒信仰的光芒,用音符奏响奋斗的乐章,用文字书写人民的史诗。
值此建党104周年之际,我们以丹青绘就时代画卷,以翰墨书写赤子之心,向党的光辉历程致敬,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献礼。这是对初心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愿红心始终滚烫,在党的旗帜下凝聚奋进力量;愿艺脉永续绵长,以文化之魂续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华章。
一、《人物简介》
蔡笃棠(笔名古堂) 男,汉族, 雅号,禄山居士;中华诗博士。1965年2月出生,海南省澄迈县人。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中国一级作家(诗人),当代杰出艺术家。中学化学壹级教师职称,国际注册高级摄影师,高级诗联创作师,中国文化高级职称国家高级美术(摄影)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客教授,中国华夏巨匠书画院特聘客座教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CCTV《华夏之专声》客座教授,中国乡协孔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客座教授。中国诗人作家认证会员,香港文联摄影协会会员,中国人民书画艺术研究院会员,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艺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知名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新华艺术网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寻艺网委会名誉主席。藏艺网艺术工作委员终身艺术顾问,CCTV《艺术名家》艺术顾问,中国国际艺术网顾问;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首席专家,国宝级艺术大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艺术之旅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等职务。
二、《出版著作》
本人专著画册有《文脉传承大师风范》、《蔡笃棠精品画册》等数十册,本人专著诗词集《蔡笃棠诗词精选集》收集5868首诗词。
三、《社会职务》
中国人文管理科学研究院学部终身院士,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高级研究员、理事,博学会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英才荟萃博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院士,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北京神州翰墨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顾问和华夏翰墨艺术网荣誉理事,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联盟文学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国际中华人才专家协会文学、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传统文化大典编辑部特约编委,中华百家姓氏通鉴蔡氏副主编,中国文学百年经典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学院大学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艺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知名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艺术网顾问、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新华艺术网委会员执行副主席、中华国萃.诗词研究专刊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务。
四、《社会活动》
蔡笃棠本人的写作和摄影作品业绩收入《全国书画名家信息查询系统》中。曾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的经历;现从事财政工作有20余年。本人任职以来,有数百首诗词(幅)作品发表各种刊物上,个人业绩载入《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卷、《国际汉诗名家大典》、《二十一世纪教育文献》(1-8集)、《建国大典》、《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华名人格言》、《中华翰墨艺术宝库》、《共和国杰出国学专家名录》、《百家吟坛》、《人民的胜利》、《诗词百家》、《新中国诗词三百家》、《新中国国学三百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国学卷III)》、《民间优秀诗词选》、《中华诗词大典》、《中华诗词名人录》珍藏版等100多部典辞中。
五、《教育经历》
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大学专科化学专业毕业,1997年大学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2006年1月获得香港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2013年敦聘为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2016年11月当选为中国艺术博士。2020年12月评定为中国文化高级职称国家高级美术(摄影)师,2021年6月聘为中国乡协孔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2022年7月中国华夏巨匠书画院特聘客座教授;2023年4月颁发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艺术家工作室牌,2023年7月聘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客教授,2023年11月特聘为高级诗联创作师,2023年12月聘任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首席专家;2024年4月聘任世界非物质遗产研究院副院长;2025年2月28日聘任中央新视中学生频道《艺术之旅》艺术顾问;2025年5 月08日聘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客座教授;2025年6月聘任中国书画家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等职务。
六、《名家代表作品》
《碑前誓言寄怀》
王者意气聚碑前,国梦同追意自坚。
荣耀誓言心底刻,忠诚使命韵中传。
义怀浩渺催征路,儒骨昂藏映碧天。
忠笃如棠彰信念,笃行似光启新篇。
棠华共绽初心守,仕路齐驰壮志连。
光映山河添锦绣,啟明岁月伴清欢。
吴钩未歇情仍烈,淑气长凝志更专。
成业当思先辈勇,周行不怠韵常绵。
祖国江山中华大地
祖国江山万里春,大地千古秀永存。
家庭幸福事业兴,顺景长兴旺永恒。
中华崛起走向强,举世瞩目荣耀扬。
天下归心向这里,万民同唱国之章。
回顾三溪春走石浮
三溪春走石浮间,回顾往事心存怀。
积善之心龙腾达,感恩之情福地来。
寅建成年多艰辛,天赐宝藏地上生。
行善积德人生路,福泽子孙万代传。
五律·雅集郑州红珊瑚
雅士聚商都,珊瑚映玉壶。
诗心融古韵,妙语绘新图。
风起吟声远,云开逸兴殊。
共倾风雅事,沉醉不知途。
少林寺采风感怀
少林古刹韵悠长,武迹禅风岁月彰。
谢蔡张陈同揽胜,六十八友/共寻芳。
山门肃穆迎骚客,塔影庄严映梵光。
欲觅诗心参妙境,嵩丘胜处墨流香。
七律.《群英璀璨耀中华》
各族同根共一家,人民子弟绽芳华。
五湖才俊才情显,四海贤能德艺嘉。
蒙族豪雄驰骏影,维乡娇子弄弦琶。
齐心共筑神州梦,璀璨星河映物华
游隋唐遗址植物园
隋堤唐苑韵悠长,柳绿花红映艳阳。
画卷轻陈藏古意,繁花盛放绽新香。
核心价值融佳景,生态风姿绘妙章。
漫步园中思旧迹,悠悠岁月梦流芳。
洛阳牡丹采风感怀
洛城四月绽奇葩,魏紫姚黄映早霞。
国色无双倾雅士,天香第一醉诗家。
谢蔡诸君寻胜景,六十八客赏芳华。
牡丹甲世千秋颂,妙笔新篇韵里夸。
龙门石窟诗友采风记
伊阙嵯峨映碧空,龙门胜迹韵无穷。
龛窟佛像千秋立,诗客文心万念融。
谢蔡诸君寻古韵,六十八友沐儒风。
今朝共览庄严境,妙笔同书雅颂功。
清明上河园小店遐思
古街小店韵悠悠,炊饼茶香岁月留。
武大营生添市井,金莲故事惹情仇。
千年过往繁华处,百态人生梦幻眸。
今日闲游思旧影,情丝一缕绕心头。
题大宋开封府古印
朱扉绮户映繁章,宋韵遗风意味长。
篆字盘恒藏浩气,铜章厚重历沧桑。
曾司律法明如镜,亦鉴朝堂治与荒。
今日摩挲思旧迹,开封府事韵流芳。
《沁园春·党誓昭昭》
赤帜高悬,镰锤闪耀,誓词煌煌。
忆南湖波涌,红船启梦;井冈星聚,烽火燃芒。
万里长征,延安灯火,砥砺前行信念刚。
看今日,正山河焕彩,华夏腾骧。
誓言重若千钧,引无数英贤意气扬。
赞脱贫功伟,民生康泰;创新潮涌,科技昭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谱华章向远方。
跟党走,共辉煌伟业,地久天长。
公堂正气
公堂肃穆韵悠长,律法高悬映瑞光。
铁面无私奸佞惧,丹心有守万民彰。
如山执法奸邪惩,似镜明心浩气扬。
千古廉风传正理,乾坤朗朗谱华章。
《鹧鸪天·薪火相传会》
屈子魂牵楚水长,文星聚首韵流芳。
薪传火种诗心炽,笔绘山河墨韵彰。
颁证处,意飞扬,传承使命共担当。
今朝盛会添新彩,愿把清风满袖藏。
《水龙吟·瞻仰革命群雕》
群雕凝铸英魂,大刀长枪风雷吼。
旌旗漫卷,炮声犹震,山河护守。
岁月峥嵘,初心如炬,热血抛洒。
看今朝胜景,繁华似画,皆英烈、豪情佑。
遥想当年身手,为家国、舍生忘后。
腥风血雨,铁骨铮骨,精神不朽。
碑刻功勋,史传壮烈,韵长歌久。
愿承其志,传承薪火,再书新绣。
《满江红·瞰江城》
极目江城,烟霭里、长桥横截。
看大道、车流如织,铁龙穿越。
楼厦连云追浩渺,江波映日思悠阔。
忆往昔、形胜聚英豪,情难灭。
时代变,新貌叠;岁月转,风姿别。
叹沧桑换了,韵流今阙。
桥卧长虹连两岸,车驰宽路通千陌。
愿此景、常伴太平年,同欢悦。
七、《名家评论》
诗词映时代,古韵赋新雅
——记当代诗坛翘楚蔡笃棠
蔡笃棠先生是当今诗坛的翘楚,他的数千首古典诗词创作既继承了传统美学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鲜活气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学术价值。从格律严谨性、语言风格、主题题材到对古典诗词美学的弘扬,他的古典诗词作品都呈现出多维度的探索与突破,兴来诗千篇,影响力不同凡响。
蔡笃棠先生深谙古典诗词的格律规范,他的创作严格遵守平仄对仗规则,在诗句间可见传统技法的巧妙运用。比如“雨后气象处处新,为贫出仕退为农”,平仄和谐,对仗工整,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世态变迁;而“山随海边平野尽,江亭照灼瑶华散”则通过音韵的流转与意象的铺陈,营造出悠远的意境。他的律诗与绝句大多遵循古法,即使偶尔有所变化也不偏离根本,体现出他对传统格律的尊重与掌握能力,这是非常难得的语言文字功夫,真诗人,皆如是!
蔡笃棠先生的诗词兼具古典的雅致与现代的灵动,擅长使用传统意象,如借山水表达情感,延续田园哲理空灵气质。而“绿码在手随时可行”“虚拟屏上数据繁”等诗句,则将健康码、数字技术等现代词汇自然地嵌入诗中,不仅不失诗意,还赋予古典形式以时代气息。他的新古典诗词在高雅与通俗之间作游刃有余的沟通,既有“疏雨寄远夕阳中”的婉约,也有“车驻街边添景致”的市井烟火,语言的包容性和生命力相当可观,非常耐读。
从创作题材上来看,他的诗词涵盖丰富。一方面对山水田园、家国情怀等经典主题情有独钟,兴来而作“祖国江山万里春”抒发民族自豪感,落笔轻吟“母爱无私亲情深”歌颂人伦温情;再者,他不断地敏锐的捕捉现代社会的细微脉动,以社会观察者的用心,书写路边地摊,记录市井百态,表达数字先锋。这种借古开今,旧瓶装新酿的题材选择,既延续了诗词的抒情传统,又拓宽了表现边界,使古典诗词形式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这些诗词并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不断地用古典美学囊括现代命题,就出现了别具一格的“端坐桌前影孤单,虚拟屏上数据繁”这样的诗句,以工整的七言描绘数字化时代的生态,让科技意象与传统格律碰撞出独特张力。关注社会民生,写出“民法典号开方便”把法治精神融入诗行,有了诗词介入生活的现实主义实践,写了下新的“诗史”,让新古典诗成为当代文化建构的基准金砖。
诗词映时代,古韵赋新雅。蔡笃棠先生凭借数千首作品的丰硕成果,证明了传统形式在当代依然可行。他融合古今的文学尝试,为诗词的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也照亮了古典文脉的创新去向,堪称是现代文学的清新活力!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欧阳建华
2025年3月23书于北京
八、《人生中的小数字》
笃行不怠,棠华映辉
——蔡笃棠的人生之路
青涩启程:校园时光的梦想萌芽
1965年2月,蔡笃棠出生在澄迈县一个宁静的古金江镇禄山村。彼时,古镇的生活简单质朴,邻里间洋溢着温暖的情谊,自然风光如诗如画,那广袤的田野、潺潺的溪流,成为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在他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的种子。
1979年9月,蔡笃棠踏入澄迈县高级中学的校门,开启了他的高中学习时代。在那个充满求知欲的校园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课堂上,他全神贯注,眼神紧紧追随老师的讲解;课后,他常常独自在图书馆的角落,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数学的严谨逻辑让他着迷,他会为解开一道难题而废寝忘食;语文的优美文字令他陶醉,他常常反复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律与情感。除了专注学业,蔡笃棠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他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在那里,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交流写作心得,尝试创作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然而,高中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日益加深的知识难度,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课程,蔡笃棠遇到了不小的挑战。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曾让他一度感到迷茫。但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凭借着坚韧的毅力,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反复钻研教材,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无数个夜晚,他在台灯下埋头苦学,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解题思路和心得。
1981 年 7 月,蔡笃棠终于迎来了高中生涯的毕业典礼。当他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他深知,这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段经历,如同基石,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杏坛耕耘:六山小学的青春奉献
1981 年 9 月 1 日,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蔡笃棠踏上了前往澄迈县太平乡六山小学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并兼任会计工作。初入校园,简陋的教学条件让他有些许震惊。教室的墙壁斑驳陆离,窗户的玻璃有些已经破碎,用塑料薄膜勉强遮挡着;桌椅破旧不堪,有些甚至摇摇晃晃。但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瞬间打消了他心中的顾虑。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这些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蔡笃棠深知阅读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然而,学校的图书资源极度匮乏,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读到更多的书籍,他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了一批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每天课余时间,他都会组织孩子们阅读,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在作文教学中,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会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池塘里的小鱼小虾,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下来。他还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担任班主任期间,蔡笃棠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们的成长中。他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班里有个叫小明的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蔡笃棠得知后,多次找小明谈心,鼓励他要自信,发现他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后,便积极引导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并为他提供指导。在蔡笃棠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小明画了一幅画送给蔡笃棠,画上写着:“蔡老师,谢谢您,您就像我的爸爸一样。”那一刻,蔡笃棠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责任。
除了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蔡笃棠还承担着学校的会计工作。面对繁琐的财务账目,他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每一笔收支,他都仔细记录,反复核对,确保账目清晰准确。为了节省学校的开支,他精打细算,在采购教学用品和办公用品时,总是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1985 年 9 月,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蔡笃棠报名参加了海南教育学院函授化学专业的学习。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一边要兼顾学校的教学和会计工作,一边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函授课程。函授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由于交通不便,他每次去参加面授课程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路上。回到家后,已经疲惫不堪的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校的财务事务。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1988 年 7 月,他顺利从海南教育学院函授化学专业毕业,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6 年 7 月,蔡笃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的那一刻,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88 年 7 月至 1990 年 6 月,蔡笃棠又参加了海南教育学院 88 级民师转正班的学习。这两年的学习,让他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他将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六山小学的九年时光里,蔡笃棠用青春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教途进阶:长安中学的砥砺深耕
1990 年 7 月 1 日,蔡笃棠带着在六山小学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来到了澄迈县长安中学,担任化学教师兼班主任,并继续兼任会计工作。长安中学相较于六山小学,规模更大,学生数量更多,教学要求也更高。这对蔡笃棠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在化学教学方面,蔡笃棠深知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学校的实验设备并不完善,很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展。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他四处奔走,争取学校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具,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在讲解“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课时,由于缺少专业的实验仪器,他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制了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他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亲自示范实验过程。当看到氧气在集气瓶中产生,木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学生们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好奇的光芒。那一刻,蔡笃棠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作为班主任,蔡笃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组织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如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小组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一次科技创新比赛中,他指导的学生团队设计了一个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环保小发明,获得了县级比赛的一等奖。他还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班级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兼任会计工作期间,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财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也大大增加。但蔡笃棠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认真处理每一笔财务事务。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财务收支流程,加强了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井井有条,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5 年 7 月至 1997 年 12 月,蔡笃棠在中共党校函学院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深造。这段学习经历,让他不仅在经济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将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运用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财务规划。
在长安中学的十三年里,蔡笃棠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信任。他所教班级的化学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他培养的学生中有许多考入了重点高中和师范学校,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角色转变:财政领域的探索前行
2003 年 11 月 1 日,蔡笃棠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折,他调入澄迈县财政局长安财政所(村财务站)担任会计工作。从教育领域转向财政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专业知识,蔡笃棠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财政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蔡笃棠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财政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业务知识。他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每天下班后都坚持学习到深夜。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主动向同事请教,虚心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他认真对待每一笔账目,从凭证的审核到账簿的登记,从报表的编制到财务分析,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无误。
2003 年 12 月至 2006 年 1 月,蔡笃棠在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这段深造经历,不仅让他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也为他在财政工作中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方式。他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理念融入到财政工作中,更加关注财政政策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注重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在长安财政所工作期间,蔡笃棠积极参与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作。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村财务的实际情况,帮助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收支行为。针对一些农村存在的财务混乱问题,他耐心地向村干部和财务人员讲解财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指导他们进行账目清理和整改。在他的努力下,农村财务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稳步前行:财政局的多元历练
2011 年 7 月 1 日,蔡笃棠调入澄迈县财政局工作,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在财政局工作的日子里,他经历了多个岗位的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011 年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蔡笃棠担任县财政局仁兴财政所副所长,并借调到县财政局预算岗工作。预算工作是财政工作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在预算岗工作期间,蔡笃棠深入研究国家财政政策和本县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认真编制年度财政预算草案。他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了解他们的工作重点和资金需求,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他密切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2017 年 10 月 1 日至 2019 年 7 月 31 日,蔡笃棠借任县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涉及到文件收发、会议组织、综合协调等多个方面。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文件处理方面,他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登记、传阅和归档,确保文件的及时传达和妥善保管。在会议组织方面,他精心策划每一次会议,从会议通知的发送到会议材料的准备,从会场的布置到会议记录的整理,他都亲力亲为,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在综合协调方面,他积极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9 年 8 月 1 日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蔡笃棠借任县财政局监督与内审岗工作。监督与内审工作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的重要防线。在这个岗位上,蔡笃棠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各部门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合规性和安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他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在内部审计方面,他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政局内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财政局工作的十四年里,蔡笃棠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澄迈县的财政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
光荣退休:人生新篇的悠然开启
2025 年 4 月 1 日,蔡笃棠正式退休,结束了他长达四十四年的职业生涯。退休那天,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最后一次走进财政局的办公室。看着熟悉的桌椅、文件和同事们的笑脸,他心中充满了不舍。四十四年的工作生涯,在教育领域,他培育了无数桃李;在财政领域,他为地方经济发展默默奉献。这一路走来,有汗水、有泪水,更有满满的收获和成就。
退休后的蔡笃棠,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和绘画课程,重拾自己年轻时的兴趣爱好。每天清晨,他会早早地来到老年大学,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仔细揣摩每一个笔画和色彩的运用。在书法课上,他从楷书练起,一笔一划,力求写得工整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字体变得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在绘画课上,他尝试各种绘画风格,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他画家乡的山水,画盛开的花朵,画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学习书法和绘画,蔡笃棠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他利用自己在财政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社区居民开展财务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合理规划家庭收支。他还关心社区里的老年人,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会、戏曲表演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他主动担任辅导老师,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给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
回首自己的一生,蔡笃棠感到无比欣慰。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守初心,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相信,退休只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他将继续在新的领域里探索、学习,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