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
——贺鸿滨
外婆年长我五十四岁,我的童年便沉浸在她讲述的耒阳往事中:毛委员、朱总司令,还有伍若兰烈士的身影。她的言语宛如岁月之河上飘来的小舟,载着先辈们草鞋踏碎耒水冰凌的声响,载着信念燃烧于风雨中的微光,也载着伍若兰同志为掩护战友慷慨赴死的血色黎明……这些故事,便是我生命里最初遇见的红星。
后来我走进军营,那些从硝烟深处走来的老兵,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党员,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光泽。每逢危急关头,他们必挺立在前;每逢困难重重,他们必屹立在前;每逢工作如山,他们必躬身在前。于是,无声的感召化为行动,“看我的,跟我上!”——这六个字便成了我胸前无形的徽章,化作了生命最深的座右铭。
1982年5月4日,鲜红的党旗在眼前展开。我举起右手,誓言如金石铿锵而出,成为了连队战后发展的第一名党员。那举起的右臂如同青铜的誓言,沉甸甸地铸入了骨血。从此,党旗那抹赤色,便成了我生命永不褪色的底色。
四十余载霜晨月夕,无悔于党精心的培育。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之上,我始终愿做一枚沉入泥土的种子,默默生根发芽。当一枚枚立功奖章在月下低语,当一张张表彰证书在静夜轻诉,它们便是我对母亲般的党,所捧出的那颗依旧滚烫、毫无杂质的赤子之心。
今天,当母亲迎来一百零四岁华诞,我伫立于星穹之下。勋章静卧匣中,它们此刻所闪耀的,是无数前辈灵魂的光华汇聚,是人民海洋般深沉托举的潮音。我再次举首仰视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上面不仅织着外婆低语的耒阳传奇,更映照出战友们冲锋的决绝背影。生命已然熔铸于这面旗中,我的忠诚是旗上那根坚韧的纤维,于风中猎猎作响——永不生锈!
人民是海,党是航船;信仰如灯,长夜不灭。看啊,那面被无数手臂高高擎起的旗帜,正牵引着漫天星辰,继续向着光明的深处航行——东方既白,启明星正升腾于天际。
(作者和夫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