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刘超产如果说小浪底是一首诗意山河,那么,一年一度的小浪底调水调沙就堪称是一曲难得的人与自然融合的浪漫交响乐!心中向往已久,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小浪底喷涌而出掀起滔天巨浪的调沙现场。身临其境,令人震撼。那恢宏的气势、万顷的碧波、独特的魅力、壮观的景象……构成了一幅犹如黄龙出洞的神秘梦幻画面!站在小浪底枢纽排沙洞护栏附近,穿行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之中,浸润在周遭空气中徂徕弥漫的水雾里,仰望喷涌而出的三条巨大白色水龙,眺望横跨在枢纽上空的亮眼彩虹,忽然间体会到了一种意象,一种包含着真实、震撼、惊叹、壮观等要素的意象,瞬间滋生于心头,穿越于肺腑。不容分说,那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更是自然对人类的深情馈赠!这是己巳年夏至节令后观看小浪底调沙实景时产生的一个豁然感悟。小浪底的威名是世所公认的。作为黄河中下游防洪与水沙调控体系中的一个至关重要工程,小浪底枢纽控制着黄河90%以上的径流量和将近100%的输沙量。在调水调沙过程中,小浪底水利枢纽以460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下泄流量,调节库容,冲刷河道,减少淤积,遏制河床升高。
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些不可小觑的威力,只要概略翻阅一下相关资料,你就会发现这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世秘密。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处的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西起平陆县杜家庄,东至济源市大峪河,南北最宽处约72公里,东西长9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达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87.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三门峡下游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看上去很光鲜的概况背景下,究竟有多少个令人炫目璀璨的光环呢?众所周知,黄河径流的泥沙含量居世界首位,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年平均输沙量13.51亿吨。一年之中,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的暴雨洪水之中。往日,黄河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速度抬高。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的最大功效就是控制着近100%的沙量,也就是说,每年因为调沙可以将近1亿吨的沙子排入渤海,下游河床的流沙累积量几乎为零;小浪底枢纽与三门峡、陆浑、故县三座水库联合运用,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沿河工农业迅猛发展,城市供水需求急剧增长,山东利津至入海口河段几乎每年都要断流,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小浪底可减少下游断流的概率,平均每年可增加20亿m3的调节水量,满足下游近两千亩的灌溉与城市用水;小浪底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枢纽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兴建的一个水利工程,总工期11年,于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设计最大坝高154m,正常蓄水位275m,总库容126.5亿m3,年发电量51亿度;……“铁闸开提天地摧,滔声萦谷爆惊雷。”没有理由不心荡神驰小浪底每年进行泄洪排沙带来的卓然现象。三条飞腾的黄龙滚滚而来,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壮美气势;到处氤氲的水汽微粒弥漫四周,构成了浓浓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灿灿的细微光彩;巨浪滔滔拍岸回,犹如白色巨兽撞击着岸边,激起层层水花;浪涛翻滚,起伏如山,恢弘壮观,酷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疾驰飞奔的水势,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严,不由得心生敬畏……这一切咂舌不已的动态景观既摄人心魄,又使人恋恋不舍!小浪底之所以不同凡响,之所以让人神往,不仅在于小浪底对人类的馈赠垂爱,还在于人们对小浪底幽幽意境的深沉眷恋!是否可以这样说,游览一次小浪底,至少等于浏览了半部黄河水利史!由此看来,小浪底其实不小,可谓是共和国水利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