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 陈红松 通讯员 项姗姗)6 月 28 日,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一场关乎浙江书法教育未来的盛会圆满落幕 —— 中国书画院浙江省书法教研中心正式授牌,同期举办的首期 “书法教师五好素养” 师资培训顺利收官。20 余位省内外书法教育名家与近 60 名一线教师齐聚一堂,以平台搭建为基、以师资赋能为要,共同为传承中华笔墨精髓按下 “加速键”。
高规格授牌:筑就书法教育新高地
活动现场,中国书画院书法教研中心常务主任罗钧为 “中国书画院浙江省书法教研中心” 授牌,宣告这一集研究、培训、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省级核心平台正式启用。
随后,浙江书法教研中心主任施建锋为金华市教研中心授牌,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金华市书法教研中心主任郑和新表态,将推动区域资源联动,共促书法教育均衡发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吴一桥、重庆书法教研中心主任孙中祥、河南书法教研中心主任韦灵刚、湖北书法教研中心秘书长周林霞、浙江记协书画摄友会副会长陈红松、建德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建中、教育部 “笔墨中国” 汉字大赛终审评委施建利、衢州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汪芳等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浙江书法教育的 “里程碑事件”。
硬核培训:锻造 “五好素养” 师资队伍
授牌仪式后,首期师训班正式开课。
“写得好不等于教得好,师资水平是书法教育的生命线。” 吴一桥在开班讲话中强调,引发在场教师共鸣。
罗钧进一步明确,本次培训以 “写好字、教好字、评改好字” 为目标,旨在培养 “懂艺术、善教学、有情怀” 的骨干队伍。
培训中,专家阵容与课程设计亮点突出:罗钧以 “汉字规范书写与教学” 为题,拆解笔画结构与教学逻辑,让学员掌握 “提笔即规范” 的诀窍;韦灵刚、孙中祥、丁鹤葆等专家也分享了各自的教研成果。培训形式兼顾理论与实践,涵盖名家示范、作品研讨、模拟课堂等环节,实用性极强。
结业仪式上,罗钧、施建锋等为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 “书法教师五好素养” 证书。学员们表示,这份证书既是荣誉,更是传承书法文化的责任。
双轨发力:书写浙江书法教育新篇
此次活动以 “平台搭建 + 人才赋能” 双轨并行,为浙江书法教育注入动能。
施建锋介绍,浙江省书法教研中心将依托中国书画院资源,持续开展常态化教研、师资轮训与成果推广,力争成为辐射华东、影响全国的标杆。
此次活动在中国书画院书法教研中心指导下,由杭州市建德硬笔书法协会、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支持,既致敬传统,又探索创新,为浙江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